栖霞建设昨发布公告,与迈燕建发共设子公司——
央企凶猛!南京房企组建“联合舰队”
2009年9月18日《金陵晚报》 李子墨
“一砸几十亿,眼睛都不眨”的央企,正在蜂拥而上,抢滩南京。
9月8日,保利地产一举击败万科、融侨、金基、朗诗等国内知名民企,以15.92亿元摘得“奥体新地王”。9月16日,中冶击败恒大、江苏汇鸿地产等民企以及同是央企的中粮,以3.42亿摘得“江宁新地王”。
在央企凶猛来宁圈地之际,南京的栖霞建设、苏宁环球等具有忧患意识的房企,正在积极通过巨额融资、与其他房企组建“联合舰队”等方式扩大实力,以期在央企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尽最大力量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积极应对:
栖霞一边募资10亿,一边组建联合舰队
昨天,南京本土上市房企栖霞建设(600533)发布公告,拟出资2350万元人民币与南京迈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南京迈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建“联合舰队”,进一步扩展公司的业务规模,壮大公司实力。
公告称:“迈燕公司拟注册资本48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土地及房地产开发、经营、销售、
租赁等。公司以现金出资23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8.96%;迈燕建设以现金出资24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04%。”
关于与南京迈燕建发共设迈燕子公司的目的,公告称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展公司的业务规模”。业内人士分析,这实际上就是强强联手,组建一只房企“联合舰队”,可以共同拿地、开发,在激烈的房企竞争环境中更具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除了与其他房企组建联合舰队,栖霞建设还在积极融资,壮大自己的资金实力。栖霞建设在8月19日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发行可转债的形式募集10亿资金,用于无锡锡山区东北塘项目的开发。
勇者无惧:
苏宁环球募资42.69亿,连抢4块地
面对央企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与栖霞建设并称为南京上市房企“双子星座”的苏宁环球(000718),也没闲着。作为南京土地储备量最为庞大、资金实力首屈一指的本土房企,苏宁环球一面通过在A股市场实施巨额融资,一面通过在土地市场积极拿地,实施其扩张战略,以期在央企抢滩南京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中抢占重要的一席之地。
早在今年7月21日,苏宁环球就公布了高达42.69亿元的融资计划。公告显示,苏宁环球拟以每股13.40元的发行价格,向不超过10名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不超过3.8亿股,募集资金金额将不超过42.69亿元。
苏宁环球表示,募集的42.69亿资金将分别投向南京威尼斯水城、浦东大厦项目、天润城、天华硅谷、天华绿谷以及吉林天润城等8个房地产项目。上述项目总投资额高达65.37亿元,其中就包括此次不超过42.69亿元的募集资金。
有了钱,苏宁环球也就有了底气。8、9月份,苏宁环球连续在南京、上海高价拍得4块土地。8月13日,苏宁环球全资子公司乾阳地产以3.74亿摘得河西江东北路NO.2009G30住宅地块和城北合班村69号NO.2009G27住宅地块。9月1日,苏宁环球全资子公司上海苏宁环球实业有限公司出资9.73亿元,摘得上海市长风地区5B地块。乾阳地产又以4.62亿元摘得容积率仅为0.8的南京市玄武区NO.2009G37地块。
“42.69亿的巨额融资以及2个月连抢4块土地,显示出苏宁环球面对央企在全国范围疯狂抢地的严峻形势,没有畏惧,而是积极勇敢地迎面以对。”专家表示。
竞争加剧:
中小房企面临优胜劣汰困局
栖霞建设、苏宁环球是上市房企,它们可以凭借通过在A股市场增发、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再拿地、开发,与实力雄厚的央企抗衡。但是,其他非上市房企,尤其是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面对央企及其他大型企业的激烈竞争,已经面临后期无地、项目卖完即将被迫改行的困局。
“不要说央企了,就是万科、苏宁环球这些上市房企,我们都没法抗衡。像我们这种不大不小的民营房企,既没钱,又没什么土地储备,这年头已经很难混下去,因为很难再拿到新的土地。”江北一家楼盘的老总对记者直言不讳,“现在只能靠以前拿的土地撑着,慢慢卖,能多赚一笔就多赚一笔。卖完了,就转行干别的。”
但也有一些开发商想方设法在积极融资或以合作模式突围。一家小开发商的老总告诉记者,他前不久刚跟江宁一家小房企,签下合作开发某商业办公地块的合同:“市场这么大,总会有大公司不注意或不愿意做的项目,这就是我们这些小公司的生存空间。”
金浦集团旗下的金东房产、江苏明城房地产还通过信托融资,开发海德北岸、御湖国际等项目,在大型房企的夹缝中求生存。
“总体来看,随着保利、中冶、中海、中粮、五矿、招商等央企不断在南京扩张,南京的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必将更加剧烈,市场的优胜劣汰也将进一步加剧。”专家认为,南京将有一批实力弱小又不懂创新的中小房企在现有项目结束后逐渐淡出市场,而一批实力雄厚、术业有专攻及积极创新的企业,则将在存活下来后更加具有竞争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