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盘夸口热销可取消准入资格
(2009-05-08 10:38:16)
标签:
房产 |
北京楼盘夸口热销可取消准入资格
2009年5月8日《金陵晚报》
北京楼盘虚报销量可取消准入资格
昨天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将对本市4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环节进行第二次检查。虚报楼盘销量等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经营管理者新的市场准入资格将被加以限制或禁止。
根据市住建委的要求,此次检查将主要针对居民投诉数量较大的项目、媒体曝光的项目、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严格处罚、依法公示;情节严重的,将对该企业办理施工许可、预售许可、抵押登记和竣工备案等手续、企业资质评定和升级、经营管理者新的市场准入资格加以限制或禁止。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上月第一阶段的抽查中发现,部分开发企业出现一些诸如销售不透明、缺少公示、售楼场所销控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也接到了虚报销售进度的举报,这些问题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将针对这48个楼盘的上述问题进行重点检查,视具体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最高可取消开发商的准入资格。
5月7日《京华时报》
董藩“反对房地产就是反人类”遭炮轰
本报综合5月7日《信息时报》
深圳放开“限外令”,或推房价上涨
5月6日《经济参考报》
抢地!深圳两块地拍出8亿天价
4月29日深圳两块居住用地以8亿元的高价拍出,这是时隔5个月深圳首度推出居住用地。同时,上海青浦一地块受到10余家开发商的追捧,最终拍出5.6亿元高价,溢价82%。
一线城市的地产商重现“抢地”,被舆论评价为土地市场“融冰”,一度蛰伏的地产商似乎又王者归来。
3、4月份披露的房市数据看,京、沪、穗、深等地的房市呈现出“暖洋洋”之势。但这种热火的房市场景能维持多久依然是未知数。人们担忧的是,开发商抢地会形成对消费者的误导,让公众误以为房市真的重现2007年的“繁荣景象”,从而带来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而一些地方政府恐怕又会执着于地产商“抢地”所带来的政绩效应,将之视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催化剂,从而对其泡沫风险缺乏足够的警惕。
5月7日《广州日报》
北京土地放量入市,开发商积极拿地
5月6日《中国证券报》
怪!买房人莫明多背188万房贷
贷款80万元购房的北京大二学生朱宏亮,在办理“平转贷”业务过程中,意外发现自己名下竟莫名其妙地多出一套房贷,金额高达188万元。提供这笔贷款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对此仅表示“存在差错”。
据知情者透露,朱宏亮名下188万元房贷所涉及的楼盘和房地产开发商都是虚构的,此事已经涉嫌诈骗,与事主出现类似情况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已达百余人,涉案总金额过亿,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5月7日《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