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南京楼市观察——墨的原创新闻 |
信贷紧缩,南京房地产商寻找融资新路子——
金东房产2亿信托资金筹集到位
李子墨
房地产商一向缺钱,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甚至称“房地产业自有资金仅20%-30%”。而去年至今的银根紧缩政策,堵塞了一些惯常的融资路径,大地产商们纷纷上市融资,中小地产商则四面楚歌,陷入资金困境,融资问题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转而通过信托融资。本来,由于受到“212号文”等严格管制,房地产信托的成功几率较小。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南京这家房企却成功地通过信托,以“转让70%股权”的方式,募集了2亿资金,并且这2亿资金已于3月7日全部到位。
据悉,截至目前,这是今年南京唯一获得证监会批准的房地产信托计划。
金东房产:
为筹2亿资金,转让70%股权
这家问路股权信托,并且成功融集2亿资金的企业,就是开发了海德卫城、海德北岸的南京金浦房地产有限公司。
2月20日,金浦地产以转让下属公司金东房产70%股权的方式,委托江苏国投推出“南京金东房地产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2亿元资金,期限为2年,预计年收益率10%,由南京银行承销发行。市民至少要持100万元才能申购。
金东房地产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房地产信托这种融资方式,南京的栖霞建设等房地产公司早就操作过。我们集团通过信托融资2亿元,将全部用于海德北岸项目二期的开发。”
据悉,海德北岸一期9万平方米已基本销售完毕,目前只有少数大户型在卖。二期16万平方米,分三批开发,预计将于今年9月开盘销售。
信托融资情况怎么样?昨天,记者从南京银行鸡鸣寺支行获悉,总规模为2亿元的金东房地产信托产品,在2月20日当天就有1亿多元的预约购买,此后陆续有市民和机构申购,在3月7日也就是上周五全部卖完。至此,金东房产用于海德北岸建设的2亿元资金,已全部筹集到位。
资金困局:
信贷紧缩,信托成“救命稻草”
由于房地产信托向来受到银监会的严格控制,很难获得批准,金东房产信托计划能够突出重围,成功融资2亿,引起其他房地产商的惊叹艳羡、啧啧称奇。
不过,招商银行南京分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胡文辉指出,信托的发行成本比较高昂:“该信托是房地产商委托江苏国投发行,由南京银行代销,那么江苏国投和南京银行都要分一杯羹,通过手续费等方式赚一笔钱。另外,信托计划承诺给投资者10%的预期年收益率,尽管最终年收益率不一定有这么高,但是我估计发行成本应该超过10%。”
按他的保守估计,2亿元的信托资金,每年10%的发行成本,2年就是4000万元,这个成本不可谓不高。
胡文辉介绍:“银行贷款5年期以上的年利率是7.83%,显然比信托的成本低。但在国家信贷紧缩的政策下,房地产商越来越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大概是这个原因,才促使它转向信托。”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政府严控信贷规模,今年招商银行的信贷额度缩减了1/3,其他银行有的缩减1/3,有的缩减1/4。深发展的一位人士说:“在南京,除了栖霞建设、仁恒、苏宁环球这几个领军企业,我们已很少向其他房地产企业放贷。”
在此形势下,一些中小房地产商面临严重的资金“失血”,也就不得不向信托、短债、民间拆借、风险投资机构等资本市场寻找“救命稻草”。
融资新路:
南京6家房企“尝鲜”信托
通过信托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的,并不只金东房产一家。记者从江苏国投了解到,自从2003年房地产信托首现江苏以来,南京国信、南京顺驰、苏宁地产、南京新城创置、宏图高科等5家房企都曾通过发行房地产信托计划,来开发南京的地产项目。
其中,2003年南京国信募集5747万元,用于秦淮绿洲的开发。2004年4月15日南京顺驰募集1.2亿元,用于顺驰·滨江奥城的开发。2005年苏宁地产募集2亿元,开发威尼斯水城一期。2007年南京新城创置募集2亿元,开发新城尚东区、湖北路商业地块等。2007年宏图高科则募集2.04亿元。如今,加上金东房地产,南京共有6家房企成功通过信托融资。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以外,省内还有苏州栖霞建设、南通中南世纪城、江苏嘉源东城绿洲、常州金色新城、无锡红豆置业等房企,发行过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资金规模大多在5000万-2.1亿元之间。
“尽管5年来南京已有6家房企通过信托融资,但对大多数房企来说,受到监管层严控的房地产信托,仍然是操作难度很大、成功几率很小的融资方式。”深圳发展银行的一位金融专家介绍。
这位金融专家说,2005年9月银监会发布“212号文”,强制规定信托资金投向的房企须满足三项条件,即35%资本金“到位”、“四证齐全”和具有“二级资质”,这几个硬杠杆几乎卡死了绝大多数房企的信托融资路。
他表示,尽管金东房产的2亿信托计划成功实施,又让一些资金饥渴的房企升起一线希望,但是信托公司曾遭5次清理的不光彩历史使得银监会很难放下戒备之心,而银监会的审批又极为严格挑剔,因此房地产信托融资仍如水中月、镜中花,只是看上去很美,却很难真的用手抓住。
2003年以来南京房地产信托计划一览(李子墨 整理)
2003年9月16日,南京国信·秦淮绿洲房地产项目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募集资金5747万元。
2004年4月15日,南京顺驰·滨江奥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募集资金1.2亿元。
2005年12月30日,苏宁威尼斯水城一期房地产贷款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共募集资金2亿元。
2007年4月20日,南京新城创置房地产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募集资金2亿元。
2007年6月29日,江苏宏图高科源久房地产公司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募集资金2.04亿元。
2008年2月20日,南京金东房地产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募集资金2亿元。
新闻链接:
去年上市房企融资过千亿
2亿元的信托融资,对小开发商来说已是大资金,但对牛气冲天的上市公司而言,
则是微不足道的“九牛之一毛”。万科、金地、世茂等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融资,动辄就是“100亿元级别”,让中小开发商望尘莫及。
据悉,万科、金地、世茂等资金状况较好的上市房企,在信贷紧缩、打击囤地等新一轮宏观调控面前,同样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万科去年第四季度斥资数十亿元在上海、无锡、成都、长沙拿地。到处天价拿地,又被禁止土地闲置的政策被逼快速开发,怎么可能资金不紧张?”南京的一位开发商表示。据悉,2007年8月,万科增发31716万股,融资100亿元,解决房地产开发所需的资金问题。
其他上市房企也没闲着。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2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超过千亿元。例如,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靠增发A股,分别融资70亿、23亿元。金地则共募集资金225亿元。中粮地产、华发股份、世茂地产、华润置地、上实发展、深圳控股等房企,则通过配股的方式融资180亿元以上。
“房地产企业有没有上市,能否募集海量资金,正在成为公司有没有远大前途的分水岭。”一位专家表示。(李子墨)
金东房产2亿信托资金筹集到位
李子墨
前一篇:南京近百家楼盘面临“更名之痛”
后一篇:双周供真能比月供省22万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