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国土厅发布《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上半年南京住宅地价3059元/平米,全省第一
《金陵晚报》记者 李子墨

万科17.85亿元拿下江宁牛首山河地块,金地集团22.5亿元拿下板桥新城地块,交通置业13.55亿元拿下三汊河地块……今年以来南京“地王”频出,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到底南京地价今年以来涨了多少?
昨天上午10点,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07年上半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报告称,上半年全省城市的住宅地价为933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上涨7.99%。
其中,上半年南京商业、住宅、工业地价均为全省最高,市区住宅地价达到3059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上涨9.48%。据悉,这也是南京市区住宅地价首次突破3000元/平方米的大关。
权威数据:
上半年全省住宅地价上涨7.99%
“2007年上半年,江苏省商业用地地价涨速较平稳,住宅用地地价涨速稍快,而工业用地地价则出现较大增长,地价变动反映了江苏省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昨天上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吴震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土厅此次发布的地价数据,监测基准日是从2006年12月31日到2007年6月30日。
吴震强介绍,2007年上半年江苏省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1350.20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增长4.42%;住宅用地平均地价为932.56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增长7.99%;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368.83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增长18.25%。
据介绍,上半年全省住宅地价增幅为7.99%,而全省住宅均价涨幅为7.30%,这也是全省地价涨幅首次超过房价涨幅。
动态监控:
南京地价首次突破3000元/平方米
“在全省13个城市中,南京市域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均为全省最高,宿迁市域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均为全省最低。”吴震强副厅长介绍。
监测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南京市区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4011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上涨3.49%。上半年南京市区住宅用地地价为3059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上涨9.48%。市区工业用地地价为505元/平方米,与2006年底相比,上涨7.42%。
据悉,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区住宅地价首次突破3000元/平方米大关。而从2000年-2007年上半年的江苏省地价数据来看,南京商业、住宅、工业三类用地的地价,已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位。
牵动房价:
楼面地价仍占房价约30%
地价与房价向来被总结为“鸡与蛋”的关系,互相推动,交互影响。今年上半年南京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怎样?
国土厅一位人士透露,尽管此次地价监测报告不曾公布各城市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但是根据江苏省国土厅每年发布的《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南京市住宅楼面地价占房价比例高达31.2%,2006年楼面地价占房价比例为30.18%,今年南京市住宅楼面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仍在30%左右。
据介绍,楼面地价占房价比重约为三成,这是指南京整体情况,在主城的江南八区,楼面地价占房价的比重甚至超过四成。
原因剖析:
住房旺盛需求推动地价上涨
什么原因导致南京、苏州等城市地价持续上涨?吴震强副厅长认为,房地产需求旺盛、地产大鳄不惜成本拿地,是推动地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三大原因推动南京等全省城市地价的上涨。”他表示,“一是2007年上半年我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实现生产总值11752亿元,同比增长15%,经济持续发展及我省土地供应总量的紧缩加大了土地供需矛盾,促使我省地价进一步上涨。二是房地产需求旺盛,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985.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
第三点原因,吴震强认为是万科、金地等上市公司不惜成本在南京等城市拿地,促使地价抬升。
据初步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省地价仍将小幅平稳增长,其中工业用地由于实施了新的出让最低价标准、提高税费并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涨幅可能还会相对较大。
国土厅副厅长解释“地王频出”——
扩大住宅用地,仍然“僧多粥少”
从去年以来,南京进行了许多块土地的公开拍卖,“地王”、“新地王”、“江北地王”、“江宁地王”等名词频现报端。地产大鳄们拿地金额之巨大更令人心惊肉跳,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而这在前些年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缘何“地王”频现南京?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吴震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市民对于住宅的需求非常旺盛,同时买涨不买跌。城市拆迁、外来人口的增加、非本埠购房者增多、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投资者增多、消费升级、人民币升值等原因,都促进了南京住宅销售的火爆,导致了房地产开发的高利润。开发公司进而想拿更多的土地。这就促进了对于土地的需求。”
“尽管我们已加大住宅用地的土地供应,可是仍然‘僧多粥少’,往往是许多开发公司激烈竞争一块土地。”吴震强叹息,“在对土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股市融得大量资金,往往拥有雄厚的实力,因此不惜代价高价拿地。这样,也就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地王’。”(李子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