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

分类: 资料收藏 |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Ⅲ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
(适用地区:广西、云南、贵州)
——蒸水滔滔逐字校对版——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答案】C
2.
A.①②
【答案】B
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答案】B
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答案】D
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答案】D
29.(10分)
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
对照组 |
实验组一 |
实验组二 |
实验组三 |
实验组四 |
|
实验处理 |
温度/℃ |
36 |
36 |
36 |
31 |
25 |
相对湿度/% |
17 |
27 |
52 |
52 |
52 |
|
实验结果 |
光合速率/mgCO2•dm-2•h-1 |
11.1 |
15.1 |
22.1 |
23.7 |
20.7 |
【答案】(10分)
(1)湿度(或答相对湿度)(1分)
(2)四(1分)
(3)不需要(1分)
30.(9分)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其原因是____。
【答案】(9分)
(1)高(2分)
(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1.(8分)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8分)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分)
(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3分)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2.(12分)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2分)
(1)少(2分)
(2)染色体(2分)
(3)一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答案】(15分)
(1)无菌水(2分)
(2)鉴别乳酸菌(3分)
(3)甘油(2分)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答案】(15分)
(1)Sau3AⅠ
(2)甲和丙(2分)
(3)E.coliDNA连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