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

分类: 资料收藏 |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Ⅱ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夏宁、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
——蒸水滔滔逐字校对版——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答案】B
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D
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答案】C
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C
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 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D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答案】(10分)
(1)B
(2)加快
(3)不变
(4)蛋白质或RNA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答案】(9分)
(1)C
(2)胞吐
(3)兴奋
31.(8分)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草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
浅绿色 |
X |
浅黄色 |
黄绿色 |
浅绿色 |
浅蓝色 |
蓝色 |
*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 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答案】(8分)
(1)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黄色
(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32.(12分)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答案】(12分)
(1)有毛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
(4)醋酸杆菌属于
【答案】(15分)
(1)细胞质基质
(2)有氧
(3)低于
(5)原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
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育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
【答案】(15分)
(1)XX或XY
(2)遗传物质
(3)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
(4)动物已分化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