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杂志 2010年1期精彩推介
标签:
文化 |
分类: 收藏杂志重点推介 |

西藏——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一个像梦境一样神秘的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巍峨旷远的列列群山,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寺院,有不染纤尘的蓝天白云,有无数的故事传奇……的确,对于西藏,即使穷尽我们的想象,也想象不出他的纯净与神圣。
西藏——作为很多人心中的一块净土,近年来随着进藏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得以深入藏区,亲身领略西藏神奇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宗教文化面貌,但限于西藏特殊的地理和交通状况,许多人仍不能身临其境。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收藏》杂志在2010年第一期精心筹备了“探寻神秘的雪域奇葩”专号,作为一份新年礼物奉献给读者。这是国内迄今第一本从收藏文化 的角度深入剖析和解读西藏历史文化的专号,全刊分为佛宗圣地、秘宝之华、雪域奇葩、藏地之珍等部分,用了近30篇文章和400余幅精美的图片,从一个个独 特的视角诠释西藏特别的魅力。
“普陀洛伽 佛宗圣地”板块刊发《仰望青藏》《消失的古代王国——古格故城遗址》《外国人眼中的西藏(1620~1920年)》三篇文章,解读西藏的历史更迭和文明进 程。其中《仰望青藏》一文从地理角度讲述青藏高原的成因以及西藏与外界的紧密交流与联系,使人不由得惊叹西藏的奇伟与博大。
“莲花生处 秘宝之华”板块主要介绍珍藏在西藏寺院、宫室以及清代皇宫与行宫中的重量级文物。其中《布达拉宫300年来首次修缮秘闻》一文讲述了作者闫振堂先生20年 前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身份参与验收的布达拉宫修缮工程,使读者在欣赏布达拉宫举世罕见的建筑艺术的同时,也了解了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西藏博物馆的藏 品特色》和《清宫所藏唐卡珍品》两篇文章介绍了作为重要的国家馆藏的西藏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西藏文物珍品;《藏文典籍及其收藏》一文由中国民族图书 馆古籍特藏部主任先巴先生撰写,从该馆藏书入手,系统介绍了古代藏文典籍的刊印和收藏情况,从中可以欣赏到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版本。阅读《流传于西藏的明 清景德镇瓷器》一文,可以欣赏到诸多融汉民族文化风格与藏族文化风格于一炉的精美瓷器。
“般若承露 雪域奇葩”板块刊发《藏传佛教造像流派》《民间珍藏的藏传佛教造像》《唐卡及其辨伪》《藏传佛教的金刚杵收藏》《墙壁上的史诗——大昭寺壁画艺术》《超脱 与轮回——西藏宗教面具中的永生》《古藏刀的历史与收藏》《神秘的“托加”》《西藏铜币研究》等文章,分别介绍了藏地别具风貌的艺术品和西藏铜币珍品,堪 称西藏艺术巡礼。对于藏传佛像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藏传佛教造像流派》和《民间珍藏的藏传佛教造像》两文值得仔细阅读。前者由国内佛像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 金申先生撰写,系统讲解了藏传佛教造像的流派及各流派不同时期造像的风格演变,对于藏传佛教造像的辨伪极具指导意义;《民间珍藏的藏传佛教造像》一文展示 了民间收藏的具有代表性的藏传佛教造像,显示了民间收藏的不凡实力。
“藏地之珍 唯识唯真”板块刊发《叶星生的西藏收藏之缘》《竞买资金归依佛门为哪般?——藏传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回眸》两文。通过阅读《叶星生的西藏收藏之缘》,读者 将认识西藏著名画家、西藏艺术品收藏家、西藏文化的代言人叶星生先生,得窥他对于西藏文物收藏和保护的感人情怀。《藏传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回眸》一文条分 缕析,梳理了大陆藏传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化背景及其发展阶段,有助于收藏者考量藏传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趋向,进行理性收藏。
此外,《收藏?趋势》本期策划专题“密迹”,通过采访多位在藏传佛教及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方面的专家,撰文《传奇,藏传佛教的时空结点》《本教,另一个视角 下的西藏》《东渐,汉藏艺术的交流》《市场,专家眼中的巨大风险》,揭示了藏传佛教的源流,分析研判了藏传佛教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并给出了对于此类 文物收藏的建议。
本期专号还在各个板块中穿插发表了10多幅西藏摄影作品,系从“西藏——我眼中的雪域高原”摄影征集作品中择选出来的,通过一个个旅行者的视角,读者将领略一个神秘、辽阔而充满生机的西藏。
可以说,《收藏》杂志2010年第一期的西藏专号是一扇嘹望西藏的窗口,是一条旅游西藏、探秘西藏的捷径。新的一年,让我们带上《收藏》杂志,向西藏进发,开始奇妙的西藏收藏之旅!
后一篇:仰望青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