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 赵虎
有的朋友看到我以前写的文章会跟我说:“原来你以前的文字是那样的,跟现在大不相同。”甚至还会说:“还是喜欢你以前的风格。”有时候,看看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变化挺大的。以前也曾想过以写文字为业,现在只是一个梦了。
从小喜欢看一些闲书,喜欢金庸的武侠,喜欢琼瑶的言情(喜欢琼瑶的男生好像不多呀)。初三的时候,有一次上课班主任老师来晚了,说因为有一个学生过来看他,现在这位学生在大学的文学社当社长,很优秀。我当时觉得文学社社长好像很牛、很向往。
机缘巧合,上了警校。警校的生活比较单调,队列、身体训练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可能天生就不喜欢这些东西,玩玩尚可,一日复一日的在操场上训练真的很要命。警校有一个文学社,并且办了两份报纸,每个月各一期。所谓的报纸,其实就是现在的A4纸大小,自己设计好,再进行复印,很原始的样子。第一次征稿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我喝白开水》,没有想到竟然被采用了。自己那种创造的激情好像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每个月都写好几篇(也有怕写一篇被毙掉的想法),竟然还写过诗歌!现在看到自己当时写的诗歌脸上会发烧,那也叫诗歌呀!不过,但是也被刊登了。
因为写文章的原因,跟文学社的主编、编辑熟了起来,大家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逛街,一起举办活动。当时举办最多的活动是旅游,当地大大小小的景点都转遍了。当然旅游的目的是寻找灵感,可是那个年纪,玩上了就顾不得别的了!
后来文学社的社长、主编毕业了,我当上了文学社的社长、校报社的主编,开始主编这两份报纸。其实,编报纸还是很好编的,主要是征稿、选稿等问题。但是,当文学社的社长就不仅仅是编报纸那么简单了,还涉及到团队的建设、活动的举办等等。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经验,犯了许多的小错误,后来慢慢上路了,错误就少了。但是,自己的精力从单纯的自己写文章转到了这些琐事上来,很少写文章了。除了时间少了、灵感少了,再就是觉得要避嫌——主编的文章给编辑看,编辑肯定要刊登的,这样就没有意思了。不过其中自己也偷偷写了几篇,没有署自己的名字,而是署了笔名。其中一篇文章还引起了编辑们激烈的讨论,大家褒贬不一,我装腔作势的坐在那里听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心里好不得意!但是,文学社的这种工作确实影响到了自己写文章。在文学社认识了好几个引以为知己的好朋友,大家现在还偶尔联系,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有一次在主编室和朋友们谈论什么话题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是那么矫揉造作。当时就跟朋友说:“以后不写了,封闭了,鲁迅先生写文章是为了救国,我写这些东西是为了什么呢?”后来自己写了一篇日记,表示自己不再写这些东西了,要写只写专业的东西、学术的东西、有用的东西。结果就真的不再写了,只写有关专业的文章。现在想想,是不是当时自己确实写不出来了呢?
当时有一个文学梦,没有坚持下来,到现在只能是梦了。看着别人的文字那么的漂亮,那么的有感觉,自己常常觉得很羡慕,也知道这些文章并不是没有用的了。现在写的文章逻辑性很强,但是文字总是冷冰冰的,但是内心还是当时的文学少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