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慕容对心理咨询公益践行收费的回应(三)完结篇

(2012-05-13 06:14:46)
标签:

公益践行

分享

杂谈

分类: 心情随笔

慕容对心理咨询公益践行收费的回应(三)完结篇

 

      文/心理师慕容  图/网络

 

写《回应三》前,慕容又查阅了相关信息,丰富及核对了先前的认识以及判断,在宏观上,慕容对公益以及公益事业没有任何疑问,那是利益大众的善举,值得支持及推广。

此处要讨论和表明慕容的基本态度是,公益践行坚定不移且事实证明小有成效,周一下午的咨询稳定而持续,说明大家有需求并且得到了支持和服务,但,并不意味着非公益时间也要有公益的资费,那就是慕容的界限不清了,其实,就此,有同行提出过善意的提醒,认为过低收费其实不利于来访者的治愈,反倒凭添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就此,我当时給出的答案是,希望用低资费让更多犹豫徘徊的人走进咨询,先要感知它是什么,如仅停留在观望,一切从何谈起?

这里不得不说一个现实,那就是,同行中仍有人跟同性恋的家长说:“性倾向是可以改变的”,言外之意就是,同性恋是“非正常”“可逆转”的一种性倾向,甚至手把手教来访者如何与异性建立恋爱关系,有次与一位同志对话,他的母亲打电话給一位心理专家,对方告知:“你来吧,可以改变”这个同志当时听完表示坚决不去,有很多家长认为心理咨询是孩子“改邪归正”的最后一济“灵丹妙药”。

咨询师本人对同性恋的认知决定着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当同志感受不到咨询师的中立、接纳、理解时,TA们怎么可能付出信任,更何况,如果,咨询师和父母战线是一致的,那种孤独和挫败感会加倍,同时,也彻底堵住了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自己的路。

事实表明,不是大家不需要心理咨询,而是一些负面经验让一些有求助愿望的人收回了脚步,以目前的工作开展来看,当大家知道身边有心理咨询师时,多半会热情而真诚的询问一些事情,动机可能有很多,但仅以主动询问或靠近这两点来看,内隐需求很明显,我的回应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倾听对方,第二、建议预约咨询。

第二个回应挺直白,是,必须承认,仅凭日常非咨询式的对话是无法帮助一个人理清思路和得到根本帮助的,不然,心理咨询师存在的必要就真的“大打折扣”了,试想,如果寄希望于仅凭一两次对话就可以解决或缓解心理困惑,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毕竟,问题形成不是一两天,解决就不可能短,如果,一个人答应你短时间彻底改观你的心理困境,千万别信,那是想扮演上帝般拯救者的“病人”。

基于以上情况,有很多人止步于心理咨询门前,说明咨询师,性少数人群彼此都存在刻板印象,如何打破这个壁垒或者说误会,需要实实在在做些事情,比如公益践行,这个机会让大家接触直人咨询师的态度和工作,先了解,才谈得上理解,这和我们经常说的,直人(异性恋)对同性恋人群因不了解才恐惧基本一致。

话题回到资费调整,公益和非公益的职业精神一致,态度一致,设置一致,秉承公益服务的精神,顾,公益时间收费50元/每小时不变,非公益时间对性少数人群的资费定为200元/每小时,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本身是搞特殊化,是一种“歧视”,这种理解误读了慕容,理由前面说了很多,不多赘述,仅再说一点,慕容的诚意和专业精神会在工作中体现,亦是种公益践行,同时坚守心理咨询的原则。

对公益践行心理咨询收费的回应到今天全部结束,有未尽表达之处,一并放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初夏花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