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第二阶(北京)课堂笔记(一)

(2012-02-26 20:27:06)
标签:

主体间性

相遇

共情

人本

觉知

分享

杂谈

分类: 学习笔记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第二阶(北京)课堂笔记(一)

        文/慕容锦悦  图/网络

 

 

后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疗法

授课人:徐钧

 

20120224

● 第一天:与上次重叠――后自体心理学《自体的重建》大陆版(今年出版)

“怎么听别人的”

● 主体间进一步,“怎么听(我、老师)自己的”

● 深入;“彼此听彼此的”

咨询工作中的互动:

第一个阶段:听来访者的

第二个阶段:对方是否听到我的?

第三个阶段:彼此听到

―――学习部分:

一、复习上次课程:

(一)self:

――自体的虚弱感:当众告知自己丢脸的事情,很难做到,低血糖

――(科胡特)泛指那些自体虚弱感有关的,性变态,倒错,抑郁,无意义感

――健康的自体:信心感、胜任感、充实感

――三个纬度:

● 夸大自体:自体感觉好,希望获得他人肯定

  自体胜任感强的人,不太容易受影响,相反则抑郁(恼火、抑郁)

  更好的共情自己,维持自己的感觉,不至于崩解、寻找支持自己的人

  激发别人赞赏自己的,建立健康的关系

――边缘性人格:寻找伤害自己的人,相处中逐渐发现别人伤害自己,最后受伤

将虚弱的自体投射到外面,无法共情自己,关系失败

● 理想化自体:寻找一个更强有力的人或团体,来获得自体的充实感,理想榜样,可以支持自己,对一个人很重要

――多包容,理解,抱持,不害羞,进入对方的感知,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彼此认同后,治疗师会感觉力不从心,累,中性反应来访者

――通过互动建立理想化目标,去理想化,会认识到治疗师不够完美,恰好的挫折

――镜映需要被肯定的部分

――承受自恋的失败

● 密友移情:

――恰好的挫折不是创伤性挫折:会让来访者适应性提高

――辩证性治疗,主体性出现后修复自体性,很好的生活

1. 报复是一种人的动力

2. 理想是人的目标

3. 技能的抱有是人发展过程的弧度

                                      

讲课内容

上午

一、什么是主体间性:

  胡塞尔:人是怎么感知世界的,以自己的身体为基础,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确认别人是怎么感受的

  主体间要沟通才能澄清,最后确信某种共同的感觉,很象主体间的心理治疗

  两个人交换躺椅位置,早期实验《治疗日记》,英文版,交互分析

二、Stolorow,后自体心理学发展的重要人物

叙事人格理论

自体心理学的三个走向

       精神分析

       国际自体心理学会

       人本取向学派

三、历史发展:不同的主体间性形式:《转变中的心理治疗》在翻译

● 我们如何理解一个人:

       找何种方向的治疗师,来访者的问题大多偏向那个方向,只用一种方法是很难的,治疗师的视野狭窄,不是刻膜子,没有弹性,阻碍来访者正常的表达和发展,自体胜任感未必很强,依然有虚弱的地方

       二元互动的结果,

       人是动态的

       人的婴儿状态(克莱因),二元论

       相变点

四、精神分析的发展和批评

       儿童的精神分析:倒推的

       临床心理治疗不是一拍脑袋的东西

       目前波士顿小组讨论的:不同意潜意识,兔子闻草莓理论-记忆有叠接效应,类似记忆发生转变,到其他区域,新加工了信心,叙述时被加工了,语言表达重组信息,所以好转

五、元理论

提问:是否要对来访者进行解释?

答:只是呈现来访者的语言,体验,解释包涵的信息,共情,特别重要,如没有情感连接,尽量不要用解释

六、主体间性:发展心理学

       原始主体间性:前语言期,婴儿出生四十分钟开始

       次级主体间性;8-9个月时,同步共振,共鸣性心理(共情),揣测他人心理的能力,别人正在感受什么的能力(心理化能力)

游戏:两个人互动手动,一次说话,一次不说话,交换位置

感受:用语言和不用语言的差别,主体间性的感受,治疗师怎么跟随来访者,怎么互动,训练同频性

七、弗洛伊德案例:狼人的叙事

       狼人本人的回忆和弗洛伊德的不同

       来访者用他的语言描述自己时,是很不同的

       原始主体间没有问题,次级主体间是有问题的

       狼人:弗洛伊德希望说出一些话,但我始终都没有说出来,我也不知道他想让我说什么?

       无论什么语言,信息是对的,温暖,抱持,治疗还是可以有效的

       具有治疗师个人色彩的话

       重视情感连接,同时具有个人化,来访者感觉不空洞,而是感觉真实的人在沟通

八、发展心理学:体验与语言

       体验:

       语言;跟踪来访者非语言部分

九、发展心理学:理解与覆盖

       体验 语言:

       由体验到语言

       由语言到体验

       互动中的语言覆盖,把来访者本身的体验压抑掉了(成长经历中发生)若长期被覆盖,感觉会被完全扭曲,有时候来访者也会覆盖治疗师

什么感觉是什么感觉?

下午:

提问:自体虚弱感:精神能量弱

神入:同理,台板翻译,大陆目前用共情,科胡特用共情做治疗

练习:春-慵懒的生机,蠢蠢欲动

   夏-灼烧、缓慢、停滞

   秋-脚在地上

   冬-呼吸中的冷静

目的:身体的感受性

电影《危险疗法》片段

镜像神经元: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普遍存在

治疗时受到后台影响,背景

练习:我不知道生活将如何过,反正我最近有些郁闷

身体感觉:沉重、肚子和胸口紧缩,微微的疼

情绪感觉:迷茫、纠结、茫然、矛盾,

作回应时要依靠自身的感受

推荐阅读《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主体间《言语与象征》《心理治疗的革命》《主体间心理治疗》

十、恰好的回应

       如何是恰好的适合回应来访者?自己越稳定其实越安全

       共情的深度和浅度

       共情深度的变化

十一、隐形飞行模式

       共情:治疗师的理想和现实

       入侵的共情:来访者不太喜欢经常被四级共情

       优秀治疗师的通常共情深度:2、3级居多,給来访者空间

       入门治疗师的通常深度

       扩展知识:经验逼近:贴近来访者的经验

       经验远离:诠释来访者的感受

课下练习:两个人,一个非创伤真实话题,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倾听,不加工,只是反射对方话语,让对方一直保持在自己的体验里,让自己和感觉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被感受淹没掉。

一个层面(说者):捕捉自己感受的能力

另一个层面(听者):训练倾听

追踪体会、追踪自体、和体会相关的反馈,帮助其发展和自己的关系

客体关系流派:好坏两个方面都回馈給来访者

理论反移情:治疗师过度执著于自己的理论和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