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第二届第一轮当代自体心理学实战训练---之花絮

(2011-10-24 19:26:48)
标签:

转载

分类: 心理交流区
三天,收获不小,清晰了自恋概念,自体客体的关系以及丰富了对共情的理解,谢谢阿诺辛苦工作,給大家提供如此有品质的课程,我也会把笔记部分跟大家分享,一起温习留念,嘿嘿

  自从,学习心理咨询师的第一天开始。“共情”这两个字就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很多人,都认为这似乎没什么嘛,有很多人自认为自己之所以选择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前提就是自己很会共情,周围的亲朋好友很愿意跟自己聊天,所以,看上去,这个共情,基本上是最没什么了不起的。。。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可以‘一下子’理解到对方的情感?

  可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相信自己真的可以“一下子”理解到对方,于是他们走到我们的训练中,在“句对句”的艰难训练中,学习理解他人……

 

[转载]第二届第一轮当代自体心理学实战训练---之花絮

   微观共情训练的基础来自于,当代自体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其实,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们的经典案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经由大师的一个指点,瞬间就能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验意识化”。瞬间,心理治疗就起了作用,来访者就开开心心回家去了~~ 研究发现,那些著名的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大师们,他们在几十次上百次的与来访者工作中,最为注意,最为精彩的地方,恰恰是那些若隐若现的“共情”。当这些共情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那个精彩绝伦的治愈“转折点”!所以,一个专业且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克服那种追求:“要克服一针见血,一枪毙命的英雄主义幻想”。如果,咨询师没有克服,且毫无觉察,那么就会陷入自己这种幻想的层面,同时工作也将在这个幻想层面进行,然而这些均与现实背离的太远,太远了……

 

   补充一个知识:共情,已经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在我们的大脑前额叶发现有一种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小东西,它就是人类具备共情能力的生物学基础~~  下面的照片中,这些成员他们就是在感受“镜像神经元”放电的感觉呢……[转载]第二届第一轮当代自体心理学实战训练---之花絮

[转载]第二届第一轮当代自体心理学实战训练---之花絮

  共情水平是分不同层面的,你可知道保持在什么样的共情水平上,对与治疗的效果和降低脱落率是最有效的?这里,我就不详说了。。。。只有那些真正进入我们训练中的成员,才能感受到这不同水平的共情带来的魅力!


[转载]第二届第一轮当代自体心理学实战训练---之花絮

0

前一篇:忆梦之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