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标签:
表达无意识意识说出来意义隐含动力感受唤醒分享杂谈 |
分类: 心理交流区 |
上次转载了一篇文章《何为精神分析》,引起如下联想,跟大家说说。
有些第一次认识的朋友,当知道我是心理咨询师时,多半会问一个问题:“那你岂不是知道每个人都在想什么吗?”我一般会告诉对方;“只要你不说,我永远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想,可以再补充一句“如果你不说,不但我永远不知道你想什么,包括你自己,也无法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好奇,既然都说出来了,我还能不知道自己想什么吗?请看完下面的话,你就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了。
我们每天都会说话,和人交流叫人际互动,和自己交流叫自言自语,或者默念一些想法,这些语言代表我们的看法、意见、感觉、很大程度上,我们通过语言和世界发生联系,让他人了解自己,但,基本上,请想一下,我们说的话有多少可以被完全理解,多数时候,我们难以达到满意的互动效果,到最后总有意犹未尽,难觅知音的感觉。
夫妻、亲子、同事、情侣、朋友等这些关系中哪个不需要语言维系,当然,行为本身也包涵很多情感,比如拥抱,凝视,抚摸,但,终其根本,语言是最好的沟通工具和媒介,咨询中,我们无法碰触来访者,只有通过说话寻找到对方的需要和困惑,那么,怎么听,听什么,怎么说,说什么就成了特别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
来访者通过电话预约初步表达自己,描述事情,提出问题,TA的语言里携带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决不是表面上我们听到的,咨询师要做的是,听到语言背后的比如焦虑、怀疑、低落、愤怒、冲突、把这些反馈給对方,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说了很多,仅仅在说:我生气了,我悲伤了,我感觉被忽视了,我受伤了―――。
但,是什么让人难以一下子把情绪讲出来,而只把目光停留“事情“上,这和我们一贯的思维方式,面对不好情绪时保护自己不受更多伤害的本能有关。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处理事情总比面对复杂和痛苦的感受容易的多。看到这里,请不着急思考,而是体会一下此刻的感觉,或者回想一下,当我们遇到一个看上去有挑战的事情或者一段人际关系时,第一个冒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是不是―――我要想办法解决它,或者,我要从这段关系里逃开,或者不再理这个让自己讨厌的人。那么,你是否給自己时间来感受自己呢?这个挑战給自己带来什么感觉,这个人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他/她身上的什么让自己难以靠近或者厌烦。
这些问题如果都一一找到答案,你会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在躲避自己不好的感受,比如挫败感,它来自处理事情不当后的自我价值否定,比如悲伤,它来自付出一段爱后得不到回馈的难过,可能还有被抛弃感,被忽视感,无价值感等等,而,这些怎么产生的,怎么就被我们难以觉察呢?
要从一个人出生说起,很漫长的话题,我简短说些,大家都知道,人类不是生出来就会说话的,在语言形成前,再小的人儿也是有感受的,如果养育环境和养育人无法給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回馈,那么,孩子就会把这些负面感受记忆,储存起来,这些感受包括:冷漠、忽视、远离、不值得被关注、悲伤、恐惧、愤怒、怀疑、挫败等等,待语言形成后,孩子说的很多话其实都和过去的感受相关,也就是说,孩子在说话时,始终有一条看不见的情感线索紧跟其后,甚至并行于语言,(这就是拉康后来从语言学上解释的无意识形成),只不过,他/她无法还原当时的感受,更何况,现实要求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为了得到相对好的认可,被环境接纳,孩子渐渐成长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逐渐远离本身感受层面的觉知。
说上面这段话的目的是,告诉大家,当我们说话时,貌似蹦出来的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写的出的词句,其实,它后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这也就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原理之一,举个例子:一个来访者不断抱怨母亲对自己种种不公平待遇,连自己都意识到不断重复说这些,为什么还不能完全摆脱?说出来本身是一种释放,不断重复说明心里有情感没有完全被释放,其实,他/她一直用各种抱怨、指责在表达――妈妈不爱我,我不值得被妈妈爱,我的愤怒和悲伤,我生存的意义等等,一旦这些被揭示出来,无异于他/她要对自己的坏情绪负责,是的,无论我们小时候接受了多么不公平甚至惨痛的经验,我们毕竟要长大,要让那个深陷在辜负情绪中的自己站起来,因为,如果,我们用幼儿的心态过成人的生活,无遗会很冲突。
工作中,共情的不仅仅是对方的痛苦,还有每个人成长的天然动力,父母給我们生命的同时,在每个孩子心理种下了成长的种子,父母的不完美让这颗种子也许疏于照顾,缺少阳光和雨露,生长速度不一,长出来的果实未必漂亮,结实,但,我们总会长大,按照自己的速度,也许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不管如何,我们承受着很多困难一路长高,直到拥有自己的一片树荫,那么,就用这份力量回顾我们的过往,和那些让我们回避的感受相遇,请记得,此刻,你不再孤单,你的痛苦有人愿意靠近,陪伴,请说出来。
说出来的同时请感受此刻的你,从身体到意识,每个细节都别放过,和自己丰富的情感在一起,因为,它们被你忽视了很久,隔离了很久,搁置了很久,请給它们松绑,还原本来的样子,那一定充满灵性和智慧,比如:恨一个人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爱,那么,給恨松绑,才能看到爱的曙光;再比如:害怕失去可能因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紧紧抓住一个人或者一段关系,那么,感受这个害怕――真相会告诉你――和这个人没多大关系,而和我们内心深处的无力感有关。
话题回到开始,没有说出来的语言,是个庞大的秘密系统,它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感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唤醒它们非常重要,心理咨询起到了唤醒它们的作用,也是目的之一,当然,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意愿和机缘,有的来访者明确目标是解决现实性问题,要方法来的,他们多半不愿意把自己糟糕的状态和尘封已久的过去联系起来,认为那些都以过去,说不说都没关系,浪费时间,那好,我们可以帮助TA宣泄情绪后找到一个折中或者暂时的办法处理危机,改善关系,但,我们心理最清楚,这仅仅是第一步,如果,我们不触及那些过往,不梳理它们和自己的关系,这些应激的事情会重复出现,貌似事情不同,但感受相同,看,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
写到这里停下吧,该想想起什么名字好了?然后问自己: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