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81届奥斯卡之前(一)

标签:
奥斯卡换子疑云观感心理学意义杂谈 |
分类: 换个角度看电影 |
一直都喜欢看电影,特别在新一届奥斯卡之前,作为电影迷尤其关注,于是看了部提名影片《换子疑云》,于是,心情久不能平静,写完如下文字。
A true story
故事发生在1928年的3月,美国某地,单亲母亲和儿子的生活艰辛中透着甜蜜,但平静的生活却在母亲加班回家后完全打乱,儿子失踪了。母亲慌了阵脚,报警寻求帮助,但电话那头过于冷静的官方语言让无助的母亲感到无奈,警方受理此案后的五个月,母亲得知消息孩子找到了,当她满怀欣喜到火车站的时候,面前这个小男孩并不是她的孩子,一个母亲无论如何也不会认不出自己孩子的,但是,身边随行的警察语气半利诱半威胁让她当时接纳了这个孩子。回到家里,她一再发现疑点,比如,孩子的身高矮了几公分,并割了包皮(这是个犹太人规矩,而她们并不是)。种种作证真实的反应出,这个孩子不是她的。但,蹊跷的是,警方坚称这个孩子是她的,只不过时间久了发生了变化而已。多么荒谬的理由啊,背后似乎,不,一定隐藏着什么。
然后母亲申诉,找到经手此案的警察局队长那里,情绪从失控到理智,再从理智到失控。生活对她已经很不客气了,丈夫为了逃避责任而离家,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孩子,她努力工作,尽自己所有支撑并延续这个家的温馨,而孩子失踪到现在,她差不多耗竭了所有能量,其实就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要求,承认错误,帮她继续寻找孩子。但是,她报以信任的警察局一再让她失望,绝望,最后甚至为了不让她再找麻烦而把她当精神病人关进了精神病院。背后的那个原因渐渐浮出水面,警方打的如意算盘是,不露痕迹的把这个案子结了,他们认为类似案件根本不算什么,和他们想做的那些“正经事”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他们的正经事是,受贿,和黑道结盟牟利,用手中的权利和枪帮他们谋取更多的利益。
(观感:影片进行到这里,心理涌起无尽伤感,同情母亲的遭遇,更气愤于警方欲盖弥彰的拙劣伎俩,他们总能自圆其说,认为这个柔弱母亲可以成为他们不作为的牺牲品,他们不相信这个弱女子会坏了他们的盘算。)
一天警方接到报案要遣返一个从加拿大偷渡到美国的男孩子,于是,从一个农场里,男孩被带回了警局,执行任务的警察本以为这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公差,但是,男孩约见他,并告诉了一件骇人的事情,男孩和他的表哥,也就是农场的主人,扣留并杀害了20多个男孩儿,当警察拿出失踪人口的照片让男孩指认时,多数男孩儿被指认出来,预示并说明那些孩子已经遇害,其中就有女主角的孩子。
参与劫持和谋杀的那个孩子其实满可以什么也不说,那么,这件丧失人性的人间惨案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但是,男孩儿逃不过内心的恐惧,哪怕一点异响他都会害怕,有惊跳反应并痛苦不堪。那些血腥的画面,那些惨烈的嘶吼会折磨他,侵蚀他的灵魂。所以,他说了,流下忏悔和痛苦的泪,在那个变态表哥的威胁下,他被迫成了帮凶,而表哥已经逃跑。
警察局此刻预感到真正的麻烦到了,那些小伎俩根本也帮不了他们,更何况这个血腥案件的发生已经把一个单纯人口失踪案件提升到了很高的级别。人们在看,在抗辩,在等待真相。
真相是什么呢?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别的她都不要关心,也不想关心,她心心念念儿子的安危,但目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比这个更折磨人了。她不想没有希望,即便那些腐败的警察得到了该有的惩罚,让人拍手称快。即便,杀人恶魔已经判了死刑,行刑前他约见她,电报里说要在死前給她一个结论,让她继续生活下去。她去了监狱,但凶手改口说不想说了,因为他已经和神父忏悔,上帝宽恕了他的恶性,他不能再说案件的任何事,不然,他将下地狱。母亲爆发了,她声嘶力竭地问他:“你是不是杀了我儿子?你是不是杀了我儿子?”绝望的声音传递在监狱空旷的走廊里,似乎象征一个永远无法得到答案的结局。
凶手被吊死了,孩子的下落从此更无人知道。一转眼五年过去了,母亲工作稳定,身边也出现了追求者,同事和睦,她勤奋于工作,脸上有坚强的笑容。奥斯卡颁奖之夜一个电话把她请到了警局,原来,曾经被列入死亡名单的其中一个男孩出现了,电话是男孩的母亲打来通知她的,意思是,也许她的孩子也能侥幸的活着回来。
男孩和警察的对话字字句句都刻在了她的心上,那是个曾经看到过她儿子的孩子,他们一起寻找机会逃跑,她儿子表现的很勇敢,并伸出援手救了他,那次逃亡计划一共逃出来三个男孩子,这个男孩之所以这么久之后才出现,他说,他害怕被那个杀人犯发现,当他知道罪犯绳之以法后,才因为特别想念家人而回来。
人生就是如此神奇,当一个信念又出现奇迹的时候,相信她的人会更加坚定,警察送她出门,和她说:“五年了,谁都想不到还有幸存者,你儿子很勇敢。他是你的骄傲。”
她脸上出现欣慰并坚定的美丽微笑,说:“嗯,我一直以他为骄傲,一共逃跑了三个孩子,我坚信他就是其中之一。”
母亲消瘦但挺拔的身影消失在镜头里。
(观感:这部历时2小时21分31秒的电影,让人的情绪跌宕起伏。没有华丽和多余的修饰,平实中有压抑的感觉。是那个黑暗的社会背景让人压抑吗?好像是。是那个变态的杀人犯让人压抑吗?似乎也是。安吉丽娜朱丽表现的人物本身对信念的那种坚定不移的坚持,坚持里也传递出一种人性的美和压抑,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是,一个单亲母亲面对这一切时表现出的冷静,抗争,无畏,她似乎没有給自己承认现实的机会,她也不让自己这样相信。
电影开头的那句: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人更有叹息的感觉,因为电影结束时也告诉我们:母亲始终都没有停止寻找她的儿子。黑白的那行小字让我心又一紧,如果故事是真的,那孩子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当初这个案件已经尽人皆知,如果孩子活着,会寻着消息自己找回家。如果结尾的那行小字也是真的,那么,母亲心理的那个信念有部分是支撑她活下来的理由,不排除她回避现实,逃避到一个自己营造的世界里。
第81届奥斯卡的这次提名名单中,《换子疑云》共获五项提名,除了最佳女主角之外都是技术类的奖项。安吉丽娜朱丽是个美艳中有迷惑性的女人,这次出演打破了她以前的固有形象,比如早期那些颓废人物,后期那些身手不凡,集美丽与功夫于一身。相信接拍这部篇子和她本身已经是六个孩子的母亲有关系,她和这次同样因电影《返老还童》提名最佳男主角的布拉特,皮特是夫妻,两个人因为电影《史密斯夫妇》结缘,皮特因此结束了那段金童玉女的婚姻。他们的生活时刻都活在镜头下,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两个人在造人的问题上空前一致,除了领养的孩子以外,自己又生了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
朱丽的父母是好莱坞又名的演员,家事显赫,但是,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母亲的不合恐怕給她也造成了很多的心理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和父亲往来,而母亲去世的时候她肝肠寸断,好像世界都失去了颜色。因此,她对于自己家庭中的孩子格外重视,她热衷于慈善事业,她说过:我的钱多到荒唐的地步。可见,她寻找的肯定不是物质的满足,亲情的意义恐怕是她想寻找和营造的。她还说过,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孩子。这句话本身,有很强的情节,预示这对自己曾经失去的那部分情感做弥补。也就不难解释她把人物刻画的如此传神,并得了最佳女主角提名,说句题外话,如果,不巧,她和皮特双双获奖,那么奥斯卡的历史将被重写,这两个人的生活依然或必然活在众目睽睽之下,普通二字恐难找回,他们多到荒唐的钱必将更加荒唐,希望他们用荒唐的东西做不荒唐的事情吧!)
看电影可以分很多层次--情节,人物,场景,剪辑,音效。更多的是电影背后呈现出来的心理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