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幻和现实间游走

标签:
泡影院虚幻现实接触自己穿梭游走杂谈 |
分类: 换个角度看电影 |
文/慕容锦悦
又是周二,在电影院泡了多半天,看了部<<游龙戏凤>>,和一部<<疯狂的赛车>>.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部片子,给人很强烈的分裂感,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很简单,电影中虚幻了很多现实,而现实也有虚幻的成分.
<<游>>是中国版的灰姑娘,一个亿万富豪(刘德华)爱上了夜总会跳踢踏舞的平凡女孩(舒淇),看上去横竖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人相爱了,和灰不姑娘唯一不同的是,相爱路上还有另两对有情人历经坎坷,最后三对(两男一女)和另一半终成眷属,其实这电影更适合在情人节放,选择春节档期有点早了,大团圆结局到还符合春节的喜庆气氛.看这样的片子不用动太多脑筋,可以随人物傻傻的笑,呆呆的哭,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贫富悬殊,不论是男配女,还是女配男,都是很多平常老百姓乐意看到的搭配,不管最后成不成,能满足人们内心里经济是否决定一切的质疑和不屑,看着画面上极致财富下的那些金色装饰,配合主角间复杂,纯真,美好的爱情,让人有种反差中存在必然的感觉,那些金钱和内心里的爱比起来,哪个更能走进人心呢?温暖和温馨到底产生于财富还是两个灵魂和心灵都可以贴近的心呢?
导演刘伟强是个摄像师出身的香港导演,指导了很多标志性的电影,耳熟能详的有<<旺角卡门>>.<<古惑仔系列>>,<<无间道>>,<<风云系列>>,<<头文字D>>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香港电影风潮,这回他弄了个轻松搞笑的爱情电影,让人看到了强硬中的柔情,黑帮和爱情,本身很有反差的吸引力,毕竟,警匪,黑社会,血腥中的男人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虽然他要体现的是人性中容易被忽略和变型的部分,电影中极致了很多愁恨,杀戮,人类的破坏欲,占有欲,所以,看类似题材的人会有痛苦中的痛快,强悍外表下渴望柔情与和平的挣扎与冲突,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样的片子中多半会诠释狭义,仗义,情义,兄弟,当然,社会不是仅仅有黑暗,这次的故事,就着实浪漫了一回,虽然看上去有点不现实,但是,这也恰恰满足了很多人对这种环境下的爱情抱有的好奇跟憧憬.够了,仅仅这一个角度,就可以吸引很多少男少女的注意力了,从今天电影院里的观众年龄就可以证明,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孩子.
记得美国有个类似题材的电影,叫<<漂亮女人>>,主演朱丽叶罗伯茨,理查吉尔.这部电影奠定了罗伯茨顶级电影明星的地位,从此一发不可收,可见,无论中国,外国,人们对这样幻想中的爱情都钟爱,或者说,人类本身就对这样的美好保有激情.
京剧里有出著名传统唱段,也叫<<游龙戏凤>>,说的是:明正德皇帝改装出游,来梅龙镇,在李龙客店投宿。李龙在外守夜,吩咐凤姐照看客店,正德故意呼酒唤菜调戏她,风姐开始不即不离地对付,当确知是皇帝后,才连忙跪下求封。正德封她做嬉耍宫妃。基本上也是贫富悬殊下的产物,不然,很多情节不具备戏剧性.直到最近陈凯歌的<<梅兰芳>>,中另梅兰芳最后不肯再唱的正是这出<<梅龙镇>>,因为他和孟小冬在台上的配合成为他永远的痛.
什么事情就怕天马行空的想,思想这东西一旦打开大门,不是优秀的骑师无法驾驭它,今天这一想还真感觉有意思,这种联系下的奇妙感觉可能只有中文环境下才能产生,貌似很多事情没有联系,但是,却能找到某个微妙之处的契合点,那就是,爱,在爱的笼罩下,人类的智慧有时候也不听使唤,本来应该及其宽阔的道路,但就是会兜兜转转的翻来覆去,变幻形式地表现,从古人的戏词里,大师的生活中,到虚幻的电影屏幕上,上演了无数个世纪.所以,没有什么事情能比人类的细微情感最能折磨人和锻炼人,困惑罢,因为它能激发无数的想象和创造力,挣扎吧,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存在冲突,阴阳,,正邪,冷暖,高低,贫富,等等元素构成我们的世界,所以,没什么可说的.
必须要说说<<疯狂的赛车>>,有够乱,秉承宁浩疯狂石头的一贯风格,没有点思维跳跃性的人是不能够看明白的,看他的电影要随时做好崩溃的心理准备,别喝太多水,不然,等你放水回来更看不明白了.关键是,中国人把黑色幽默能演成这样,让人佩服,和石头比起来,赛车多了点幽默后的残酷,人性的残酷,比如丈夫买凶杀妻子,事发后妻子把”农民杀手”策反,多一万块钱买通杀手反过来追杀丈夫,喜剧里暗藏杀机,恨一个人能成这样?把这个睡在身边的人置于死地决不是简单的身份地位悬殊,财富差距,性格不合.恐怕更多的是人性本身的仇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结个婚就能招来杀身之祸.
这回赛车增加了很多元素,演员方面有台湾演员九孔,和荣祥等演员的加入,还有扮演泰国毒贩那个演员敏捷的伸手,虽然他在电影里死的太早,被那两个"杀手二把刀"阴错阳差的冻死了,但是他对电影的贡献不可磨灭.可以说,他是条看不见的线,牵引出后面的很多事情.他们带给影片很多可能,不是简单的文化冲击,而是把情节多元化,似乎在情理之中又全都在意料之外.增加的元素里还有音乐,无论是衬托台湾黑帮的那首闽南语歌曲,还是两个农民杀手事情总办不顺利后沮丧的哀伤音乐,都有喜剧中的沧桑感觉,能出这样的效果恐怕也在宁浩的设计范围内.有才就是有才.
说说主角黄渤,这个其貌不扬的石头中的倒霉小偷,到这回他是更倒霉的自行车运动员,从一开始就走背字,被九孔扮演的商业骗子忽悠,被终身禁赛,师傅被气死,好不容易弄个拉货的汽车混日子还莫名其妙的卷入了黑帮的追杀,师傅的骨灰成了台湾和泰国毒贩交易的”白粉”,从天而降的美元,怎么也挥之不去的噩梦始终跟着他,他被通缉,被追杀,被误会,反正所有倒霉事都赶上了.
看宁浩的电影必须全神贯注,不然,开始就象一团乱麻的线索非把你绕晕了不可,同步又不同步,蒙太奇手法天马行空的用着,就象一团毛线球,从外面看无数线头儿,哪条都能自成一线,但到最后总能归到一起去,核心是一个.这就是电影抓人的地方,乱有乱的特点,不同于周星驰的无厘头,他想反映的东西始终很让人费解,在我看来,巅峰之作就是那部<<大话西游>>,以后的都不作数.而宁浩不然,他反映的似乎都是生活中的事情,市井中好像都见过,离我们很近,调侃也好,荒诞也好,始终不脱离现实,这也是他坏的地方,貌似平常,但又不平常,因为那么多巧合拼凑的喜剧性,戏剧性,又很刻意.这就是电影的虚幻性吧,让看的人明知道是假的,依然会很投入.
最后简单说说走在虚幻和现实中的感觉,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和周围的陌生人一起在共同的时刻看同一部电影,本身就即现实又虚幻,现实在,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从不知道的地方走到一起,选择这个时刻坐在一个空间中,虚幻在,我们彼此都不认识,结束以后各奔东西,就象生命中擦身而过的那些人一样,但是,唯一也是意义非凡的是,我们如此近距离的”存在”过.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鼓掌,体会相似的感觉.很神奇并美妙.
走出电影院,回到实在的生活中,口鼻中分明是新鲜的空气,让人可以精神很多.电影院里的昏黄灯光把人送到一个模糊的空间,分不清楚哪种感觉是自己的,哪种不是.这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情绪体验,这个机会难得,因为,它离真实的自体很近,因为不用掩饰什么,所以说,看电影有心理治疗的功效.但凡艺术,都多少和心理有关联,因为艺术是更深形式心理的投射.,因此,多看电影吧,它能让你近距离的看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