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孤独非彼孤独

标签:
咽炎孤独快乐司机厨子情绪情感杂谈 |
分类: 心灵成长篇 |
清早起来说不出话,咽炎痼疾又来烦,这下好了,说话的欲望被转移到了手指头上
还有什么比孤独更削弱自己能量的呢?企图走在阳光里的时候,要看阳光是否愿意照耀。企图享受露水滋润,要看露水清晨是否挂满枝头。问题似乎出在那个“企图”上,企图心代表什么?代表害怕被忽视,被遗忘,被漠视,被排斥,被不认同,被不喜欢。然后呢?孤独会挂满尘土,一层又一层永远都不会打扫干净。
换句话说,想被照耀自己去找阳光,想被滋润,自己找个露水丰盈的清晨出门就好,也许啥情绪也不会有了。还有个办法,没有企图,包容所有不能被满足的“企图”。常态是什么?有时候是聪明人开解自己的借口,不能控制的都叫常态。
懂的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天和姐讨论,懂的多也许会导致困惑多,她说,也代表更容易修通。人最容易懂很多,也最难用懂的东西让自己成长。内心的孤独被修通的感觉是什么样呢?或者说,不再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样呢?或者说,需要从别人嘴里,眼里看到自己美好一面的渴望被修通的感觉如何呢?种种。纠缠的各种情绪象盘儿大杂烩,北京话叫“折箩”,意思是,把头夜吃不了的菜放一起热来吃,困难时期每家似乎都这样做过,并且味道还真说的过去。但时间长了,或者不能放一起热的菜,闻起来不免奇怪。
写这篇文章时,先找的图片,这张给人很诡异的感觉,是个系列,看到最后是留着泪的女孩,泪是血。弄的我有点皮肤发紧。一直以来都喜欢看诸如此类的东西,视觉和感觉的冲击让我觉得过瘾,恰恰是内心一个渴望被冲击的投射,需要寻求一种害怕到极致的负反应,来证明自己不怕。比如失去,失去健康,朋友,生命,快乐,等等,于是生活中,行为有时候会乖张,而有的人会一直强下去,有的人会一直弱下去,有的人会一直可爱下去,有的人会一直沉默下去。
各个轨道都跑着自己的车,各个店里都卖自己的菜,来什么人坐车和吃饭,完全不取决于开车的和做饭的。车就是那辆车,店还是那家店,(耳边响起老电视剧的歌词: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曾经被调侃为废话连篇)速度和口味对不对,司机和厨子说了算。至于市场?有时候会考虑,就象人和人的关系,我为你调整车速或者菜谱,那要看,我是否愿意,或者说,你是否愿意一直坐我的车,吃我的饭。乐趣是什么?在彼此都感觉平衡的状态下,乐趣是点缀,相反情况下,乐趣是累赘。
上面这段比喻有点拗口,没办法,习惯了,有话不明说。能不能看懂不重要,博客嘛,另一个名字叫:“发牢骚大本营”。
关于孤独的定义在这张图片的启发下,发现另一个含义,那扇门对谁都开着,门里也许是孤独,怀疑,否定,就象潘多拉的盒子,打不打开盒子,进不进去门,随你,那里面也许透出诱人的光,也许吹出阴冷的风,如果这时候你依然选择进去,那谁都怨不得,因为,在门前,机会均等。
一直以来我都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儿,曾经不会去主动寻找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所以,炫耀也好,张扬也罢,基本上是虚的,当然,优点不是没有,也不少,我深知。但深知的还不够,无法给人满足的感觉。寻找满足做什么呢?笑了笑,其实是无谓的,付出是自己的需要,得到不是自己控制的。做可以做的,喜欢做的,想做的,这在以前万万不可,目前状态下,释放了些,同时压抑的东西争先恐后要跑出来,于是有点招架不住,头痛,心也痛。
人的情绪可能是世界上最难估计的天气,预报从来没准过;
人的感情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心理现象,变化从来没停过;
所以---对所有因为我的情绪和感情而殃及的朋友,说声:“没关系,别着急,我还会变的”
最后本人总结为八个字:我本善良,如假包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