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情感梦想杂谈 |
分类: 心灵成长篇 |
曾经和一个朋友说过,只有自己爱自己了,才不会挑剔别人爱自己的程度,因为即便他们没有给我们足够爱的回馈,也不会痛苦,起码我们拥有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认同程度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如果自己都在不断的否定与痛恨自己,会自然的投射到别人和别的事情上去,随之带来很多无谓的情绪纠缠。
痛苦从来都会教人成长,而逃避只能是让自己成长的慢些,这就是有的人为什么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的原因吧。因为他拒绝自己成长。或者说不愿意自己真正走出去,学习自己分析与判断,父母家人赋予的做人信条,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渗透到了血液中,不去反驳,不去过滤与筛选,全盘接受并认同从而形成了惯性与规则,建立规则需要很长时间,强势规则的制定者不愿意看到规则被轻易打破。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但不去想自己建立的规则是否应该要孩子去尊守,孩子的所谓反抗是对规则的质疑,质疑中寻求更多可能,但很多家长会轻易剥夺孩子反抗的权利,强压政策或经验论,在爱的名义下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如果不巧我们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那好,接纳并承认它,因为它不可能因为对我们造成伤害和困扰就否定它的存在,或者把后来面对的所有问题都归因到这个上面去。
很多痛苦其实都来源于我们不接受,不接受结果,不接受过程,归根结底不接受自己。如果我们能抱着着不管对错,先接纳,后质疑,会不会好点呢?答案应该很容易,会!为什么?因为我们选择面对,然后处理情绪,很多情绪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认知产生。
请宽容的接纳自己,容许自己犯错误,如果自己追求完美到苛刻的地步,这本身就很不完美了。
前一篇:痛并快乐着,还是快乐并痛着
后一篇:心灵成长篇--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