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情真意切,歌咏母爱|古诗词(下)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情真意切,歌咏母爱|古诗词(下)作者:梦笔山人
《归家》元·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太平风俗美,不用闭柴门。
【译文】
我的母亲一直以来身体健康硬朗,今年突然来信说眼睛昏花了。
原来是顾念怜爱我这个在外的游子,并且想见一见在外求学的孙子。
我们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达旦的畅欢,说着以前的农事。
太平的乡村人们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觉连柴门都不用关闭。
《题竹》明·胡奎
我家种竹南窗下,慈母朝朝对此君。
今日临风倍惆怅,题诗况在孟宗坟。
【译文】
我家在南窗的下面栽种了竹子,慈祥的老母亲每天都会面对着这些竹子。
如今我迎着风,心中倍感惆怅、伤感,更何况我是在孟宗坟前题写这首诗。
《自大关至小关》(节选)明·陶安
衣薄肌生粟,轮驰眼翳尘。
想应慈母意,日日念行人。
【译文】
衣裳单薄,肌肤生起鸡皮疙瘩,车轮疾驰,眼前尘土飞扬。
想必慈母的心意,每天都在思念着远行的我。
《守岁有感而作》明·李昱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
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译文】
家人简单地准备了杯盘酒菜,爆竹声声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忽然在衣物上看到了母亲为我缝补的针线痕迹,我的泪水如雨般落下,直到深夜时分。
弟从故乡至,灯下情依依。
《舍弟至》元·陈泰
弟从故乡至,灯下情依依。
书中数行字,一字千行啼。
因从慈母心,日夜望我归。
谁怜在途路,岁晏迷东西。
【译文】
弟弟从遥远的故乡赶来,我们在灯下情意依依。
他带来母亲写的几行字,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千行的泪水。
因为母亲的心意如此深切,日夜都在盼望我归家。
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在旅途中的艰辛,我在这年终岁末时迷失了方向,也无法归家。
《送沈汉卿拜母墓》宋·杨杰
慈母冢前柏,孝子眼中血。
根在叶长青,恩深泪难歇。
二月黄莺鸣,一路玄猿咽。
【译文】
母亲墓前的柏树,是孝子眼中滴下的血所化。
柏树的根深深扎在土里,叶子永远青翠,正如母亲的恩情深厚,孝子的眼泪难以停歇。
二月的黄莺在枝头鸣叫,仿佛在哀悼,一路上的玄猿也在悲咽,声声催人泪下。
《奉萱堂为梁伯用题》(节选)明·邓林
高堂慈母雪盈头,膝下佳儿子职修。
寸草自怜难报德,丛萱偏尔解忘忧。
【译文】
家中的高堂之上,慈爱的母亲已经满头白发,在母亲膝下,孝顺的儿子尽职尽责地侍奉。
我深感自己如同小草一般,难以报答母亲的深厚恩情,只有那丛萱草,似乎能够让您忘却忧愁。
《禽言六首•其二》明·樊阜
不如归去谁肯归,饱食廪米衣锦衣.
异乡虽好非桑梓,慈母倚门白发稀。
【译文】
杜鹃声声啼叫“不如归去”,可又有谁真的能够归去呢?我现在吃着公家供给的粮食,穿着华丽精美的衣。
身处的他乡之地虽然很不错,可终究不是自己的故乡啊,家中慈祥的老母亲正倚靠在门边盼望着我回去,她的头发都变得稀少斑白了。
《白水思亲卷》明·符锡
白水知何注思深,谩劳词客费追寻。
千秋慈母坟前月,影落寒潭照汝心。
【译文】
这清澈的流水啊,不知倾注了多少深切的思亲之情,白白地让那些文人墨客费尽心思去追寻其中的深意。
千百年来,一直高悬在慈母坟前的明月,它的影子落在寒冷的水潭之中,这月光也映照出你思念母亲的拳拳之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