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寻雍尊师隐居》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泉流。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此诗描写了李白在寻找雍尊师过程中所见景色,以及对雍尊师仰慕之意。
眼前的群山陡峭连绵,直插云霄,有一位高人在此隐居,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
在山林中行走,拨开云雾去寻找那条古老的山道,一面走,一面停下来,倚靠着
古木山石,耳畔传来潺潺的清泉声,仿佛是大自然在私语。
山中鲜花盛开,青牛悠闲地躺卧在温暖的花丛中,仙鹤在高大的松枝上安然入眠,
整个山林笼罩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中。
与雍尊师促膝长谈,不觉天色渐晚,江面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我独自从烟云弥
漫的山峰上走下来,心中满载着对这片美景的留恋。
【2】、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宿湖中》唐.白居易
水向天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公元825年,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某个秋日夜晚,他泛舟太湖,写下这首诗。
傍晚时分,苍茫的湖面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山林在霞光的映照下,树影婆娑,
显得重叠而深邃,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月光洒在湖面上,仿佛一条巨大的白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挂满霜的橘子树上,
缀满了金色的果子,美丽而又壮观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幸好没有公务缠身,不妨开怀畅饮,即使有笙歌相伴,也不会妨碍吟咏诗歌。你
要问这十只画船去哪里休息,就停在洞庭山脚下的太湖岸边吧。
【3】、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夏日西斋书事》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五月榴花红似火,在浓绿的榴叶映衬下,娇艳欲滴的榴花尚未完全绽开,半含
半露之间,更添几分神秘。绿槐婆娑,树影沉沉,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小院地处偏僻,人迹罕见,显得格外清净。没有喧嚣的尘世纷扰,只有鸟儿在
庭院里嬉戏,院子的青苔上,留下一串串小鸟的爪印。
这是司马光辞官后隐居洛阳时所作,榴花、槐树、雨势、小院、鸟迹和苍苔,
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描绘了一幅夏日西斋的静谧清美的画面。
【4】、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
《四块玉.乐闲》元.张可久
远是非,寻潇洒。
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张可久,元代文学家,一生怀才不遇,最终选择隐居生活。
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寻找那种从容不迫,无拘无束的生活。江南的春天温暖而
宜人,气候很适合燕子在这里筑巢安家,人们闲适悠然地生活,江水悠悠北去,景色
优美而宁静。
品上一杯清香的茗茶,再摆放色彩斑斓的瓜果,享受那份淡淡的宁静与雅致,四
季盛开的花朵更是美不胜收。这样清静悠闲、恬然自娱的隐居生活,真是令人神往,
回味悠长。
【5】、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天童山溪上》 宋.王安石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清澈的溪水泛着涟漪,仿佛一幅流动的画面,岸边的树木苍老而挺拔。我行走
在溪边的树林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溪水深处,树林茂密,人迹罕至,仿佛与世隔绝,只有那些静静绽放的花朵,
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清香随着溪水的流淌,飘散到远方。
整首诗清新脱俗,描写了天童山的春日美景,清澈的溪水、苍老的树木,幽深
的花香,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淸幽绝尘的春日画卷。
【6】、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临平泊舟》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夜幕低垂,将客船系在柳阴旁边,湖光月影洒落在船篷之上,带来阵阵凉意。
广阔的湖面在月光下波光荡漾,摇碎了倒映在湖中的月影,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夜风吹拂,带来荷花淡雅的清香,香气弥漫在四周,仿佛将整个世界染上了一
抹淡淡地芬芳。
此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抒发出诗人在旅
途中的孤单寂寞之感。
【7】、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宋.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此诗主要描写词人睡起前后的所见所闻,抒发词人百无聊赖,孤寂惆怅之情。
门外是几千顷的翠绿树荫,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树荫中相互应和,清脆啼鸣。
午睡醒来,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无法言说。于是,起身走到庭院中,漫
步到碧绿的梧桐树下那口装饰华丽的水井旁。
四周一片寂静,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庭院中的花朵随风摇曳,花影也随之摇
曳生姿。这一刻,一切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
文图摘抄 一诗一世界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