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原创】清茶香人生远(散文)

标签:
转载 |
![[转载]【原创】清茶香人生远(散文) [转载]【原创】清茶香人生远(散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诗有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可见君子之交淡如水,身居深山陋室,亦能心境自如,待明月升起,沏上一壶淡茶,款待知音,静静地品味茶带来的恬淡与清香。花香蝶自来,茶香人自品,执杯共谈日月,却不问花开几许,只问浅笑安然,千言万语在茶中。
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连,林清玄大师说过:“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 “茶”字的拆合,其奥妙不尽,一是字面的巧合,二是茶道人文的深刻慧悟。人生人文的深刻慧悟。人生如茶,悠闲自在,一切自然,淡名淡利,一切脱俗,与世无争。
捧起茶只喝不赏,能写出这样的诗么?
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陆羽作《茶经》,并写诗曰:“不慕黄金钿,不慕白玉杯。不慕朝入省,不慕暮入台。唯慕江西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不慕黄金宝物、高官荣华,所慕的只是用流水来浸泡一壶好茶。陆羽同代人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苏东坡则把茶称为“清白之士”,留下“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欧阳修也嗜茶:“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清代的袁枚更是茶道中人,有诗云:“四银瓶锁碧云英,谷雨旗枪敢有名。嫩绿忍将敬碗试,清香先向齿牙生。”鲁迅先生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准风月谈 喝茶》)可见他也爱喝茶,并以此为享受。
少许普普通通的茶叶,放置杯中,用开水冲泡,茶叶则在杯中翻腾起舞,当水归于平静时,茶叶才慢慢地展开,像刚睡醒的宝宝舒展自己的筋骨,千姿百态,时而上浮,时而下沉,时而悬空独立,一番起起落落后,才簇立杯底,渐渐地,茶色愈来愈浓,茶香愈来愈芬芳。人生沉浮亦如这一盏茶水,在火热的现实社会中,同一个人生舞台,不同的人却演绎不同的人生,沧海沉浮,起起落落,人之常情。
我也爱茶,但与前人无法相比,也算不得有“清福”,面对一杯茶,喝之前,我常常静坐许久,先“赏一赏”。“赏”不同于“喝”“饮”“品”,赏,不仅用口,还要用眼,用心。我喜欢先看杯中的茶叶,看茶叶在水中翻腾,看它们一片片凌乱地沉下,又挣扎着冉冉浮起,浮起后又悠悠沉下,真是变幻莫测。再看那朵朵嫩芽,或恰如雀舌,或旗(嫩叶)枪(芽尖)交错,百态千姿,刚刚展开又匆匆沉寂。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ce30e81202ef8fd.webp
哲人有言:“一砂一世界,一花一菩提。”静下心来观看眼前杯中的变化,让心随着芬芳的茶香与茶的气韵而动,你会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无际的遐思,一种入禅的意境。你会被那蒸腾的氤氲带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江南水乡,你会看到温柔而秀丽的茶乡迷蒙飘渺的雨雾,透过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你会来到高山之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看到高山顶上的蓝天白云,你的眼前仿佛有一幅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如诗如画的风光,多么让人陶醉啊!
一杯茶为什么能给予人这一切的呢?记得有人说过:“茶是一种心灵之水,茶是一碗乡土行情,茶是一杯绿叶汁液,茶是一篇豪言壮语,茶是一本哲学。”可见,喝茶是一种心情,每一个场合每一个时间喝茶,都有一种心境所在。不同心境的人即使喝相同的茶,品出的也是不同的味道。而要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也许只有“赏”才行。在我看来,茶能使人内省和保持心境的常态,而且还能使你浮躁的心态得以调整。
一个人如果只知喝茶,不知赏茶,未免是一种遗憾,而要“赏茶”,则应消除烦虑,抛却是非心、名利心,远离龌龊与虚伪,觅得一份淡泊与宁静。醉生梦死,是赏不了茶的,整天工于心计,算计别人也是赏不了茶的。只有心无纤尘,才会有“一种山川灵秀之气,与茶香一起涌来”(峻青)。
人生就像一杯浓浓的茶,在赏茶的精神境界中,你会看到人生在时间之水的浸泡中展开,沉浮,辗转,沉寂。你会懂得:在沧桑人世之中,人生短暂犹如茶叶,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所有,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而人生的滋味也正如一杯浓浓的茶。少年初识愁滋味,成长中有着淡淡的苦涩;青年,亮丽的青春免不了有几抹灰色;中年,趋向成熟的岁月,双肩却负着沉重的责任;老年,饱尝了人生的坎坷,韶华不在,难免几分酸涩。
茶未入口先赏茶,我感到茶叶的苦蕴涵清香,让我们振作精神;人生的苦涩中同样有着清香,同样可以让我们振作起来。浸泡进人生这杯茶里,把真诚与执著挥洒在人生之路上,为社会尽了应尽之力,我想,无论为官为民,我们的人生都将是厚重飘香,值得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