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原创】春节怀旧与迎新的文化

(2023-01-14 10:24:23)
标签:

转载

[转载]【原创】春节怀旧与迎新的文化

春节除夕是用来怀旧的。

 除夕的早晨,总是起得比较早,因为要去乡下烧经。带上豆腐、鲫鱼、大肉还有馒头、糕、水果等等来到很少回去的故乡。

  一路上所见风景总能忆起相关往事,这就是故乡和别处的区别,别处的风景是平面的,你想不起相关联的事情。

 故乡的风景是有链接的。

 到了老家,打扫除尘,洗碗抹桌,摆上酒菜,放好纸钱。到屋外念念有词邀请祖先逝去的至亲,点燃纸钱,这个简单的仪式是虔诚的又是温情的。早已离世的爷爷奶奶音容笑貌此时翩翩浮现,一晃十年过去了,父母已经远去,孝顺父母,缅怀祖先,从这里来的,根都在那里。童年的幸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到温暖的火光中的亲爱,在这个仪式中潜滋。

 回家后,要将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还要摆上供品,这供品也是有讲究的,鸡、鱼、肉、豆腐、糕点、水果、酒、茶等一样都不能少,而且鸡和鱼的头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饭,在吃年夜饭时,餐桌上也要空一个座位,那是留给祖先享用美食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断的,否则寓意香火不旺!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祭祀典礼,它能够通自性。当你在这个典礼当中能够高度升华自己的灵性,能够学习到礼敬的态度,而且把它运用在生活里面,不要让它失去,你这一生不但能够平安,能够有福报,甚至你能把这个福报再传给下一代,这个就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的祭祀它的功劳、它的功德就圆满了。

祭祀时不能动桌凳,而且要开灯的。在这个过程,只有一心捻纸钱,看着火光在风中摇曳,纸钱的灰随着热风打着旋,然后欣然说道:老祖宗们拿到钱啦,瞧他们多开心!

 如果有孩子在身边,这个时候是不可缺少的家庭历史教育时间。回忆起先辈的传奇和艰辛,感叹着家族的衰荣,这些内容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有的是祖辈口述相传。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部历史,这个历史弥足珍贵。

 烧经的过程是不孤独的。可以看到儿时的伙伴,以及父老乡亲。在他们脸上找到童年的印象以及岁月走过的沧桑。建国,住在我家前面的发小。他正在展对联,我和他抽了根香烟,问询了他在外工作的情况,看着他家日渐宽阔的房屋,也看到他大儿子,还说又生了个小儿子。我说,以前啊长辈看到我们都说,这孩子都这么大了,难怪我们要老!

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也会这么说,这样的话该重复多少代人啊!建国咧开嘴露出被烟熏黑的牙齿笑了。我们都说着各自的现在,心里都想着童年在一起的过年,但是就是没法彻底说出来。我还看到邻家的小女孩变成了漂亮的大姑娘,看到小时候总欺负我的大哥已两眼浑浊,还看到很多不知道是谁家的闺女、小子……

[转载]【原创】春节怀旧与迎新的文化

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染满了山岗我的小村庄,妈妈坐在梨树下,纺车呜呜响,我爬上梨树枝,闻那梨花香。摇摇洁白的树枝,花雨满天飞扬,落在妈妈头上,飘在纺车上。给我幸福的故乡,永生难忘,永生永世,我不能忘……”这是我们机关学习结束之际集体演唱的一首歌,此时又在耳际响起,正是除夕回家的歌谣。

家乡的人就像田里的庄稼,一茬茬老去,一茬茬生长。

但童年的回忆永远是那么年轻和鲜活有趣。一景一物都是触发回忆的机关,尘封已久的往事纷至沓来。

  除夕又是用来迎新的。

 我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展对子,烧经。一切商业活动大都停止,路上行人不多,这是跟旧年的告别,在新的起跑线暂歇。大红的对联、窗花,红绿招财,还有少数人家在地上打印出圆形的“年的脚印”(现在很少了),都在安静中酝酿着年味,在安静中接新纳福。等到了除夕晚上,则又是另一番鞭炮烟花的热闹了。

 [转载]【原创】春节怀旧与迎新的文化

我看到家乡一座座新造的大型厂房,升级的农家别墅、村民聚居新小区、各色店面,在建的立交桥、铁路……小时候老师总叫我们开学写作文家乡巨变,那时候我总写村里光棍终于讨到了老婆,或者哪里造了一条沙子路。现在看看这才是巨变,变到曾经熟稔的房子和道路你再也找不到了,变得你问,这还是我的家乡吗?

看着,就想着故乡曾经的荒凉贫瘠,看着就觉着现在的巨变,看着就觉着自豪、高兴,家乡在长大,在前进,在富裕。就想到自己是不是也在成长?想到平时工作的忙碌,业余灯下手指在键盘上舞蹈(写文章),想到在本专业的思考和追寻,总算没有太浪费时间,总算无愧于自己的故乡。

我在阅读着故乡,故乡也在默默地看着我,给我鞭策和鼓励。

除夕,每个人都要回家,这也是精神的回家。总结一年来得失,让驿动的心平静,不忘初心,展望来年。

除夕,怀旧迎新,多么简单的字,多么丰富的情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