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节与美国家庭危机

(2011-06-20 12:44:44)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际观察

      父亲节与美国家庭危机

              2011-06-17  来源: 长江商报 6月15日,在离父亲节还有4天的时间里,奥巴马请来了军人父亲和军人子女,在白宫欢聚一堂,共庆父亲节,一同观看了迪斯尼和皮克斯公司即将推出的卡通片《汽车总动员2》。

事实上,奥巴马早在6月份之前就在“操办”父亲节。作为庆祝父亲节活动的一部分,他投书美国著名《人物杂志》,谈为父之道,谈成长中父亲的作用,谈养儿育女之经验。《人物杂志》6月号刊登出来的这篇文章,配上图片,足有六页之篇幅,洋洋洒洒,奥巴马可谓用心良苦。

按照以往奥巴马过父亲节的惯例,今年6月19日前后,奥巴马定会陪子女一道过节。去年的父亲节,奥巴马和子女一道观看了体育比赛,两年前的父亲节,则在白宫燃起篝火,办烧烤宴,请来各层次的父亲与孩子。而且,奥巴马还在美国另一家著名杂志《美国大观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给女儿玛莉亚和莎莎的信,再次为忙于公务没有尽到父亲责任而向女儿道歉。在2009年1月,还未上任的当选总统奥巴马也在同一杂志上发表过“致女儿的一封信”,就自己两年选战中没有更多时间陪在子女旁边而道歉。

美国白宫重视父亲节,这几乎成了美国的“宪法惯例”,如小布什每逢父亲节,定会把公务丢在一边,跑到德州的老家,陪老父亲一道浇花除草,促膝谈心,享受儿女围绕身边一道过父亲节的快乐。父亲节,起源于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甚至比母亲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假如我们只是从奥巴马总统少时缺父爱的单一角度来看,那么,很容易把奥巴马“操办”父亲节的动机,定格在想把这份失去的爱,加倍施于自己子女,从而起到“转移补偿”作用。但这样的观察是不全面的。

奥巴马出生于上世纪六十世代,也就是美国开始走向“中产阶层陷阱”边缘的时代,美国社会对家庭观念丧失的讨论甚嚣尘上。有人指传统家庭观念受到了好莱坞电影和同性恋大游行的冲击,有人指是经济因素从工资萎缩到日托不足把家庭放在一个日益加深的困境中。奥巴马称,我们的流行文化使得局势越来越糟,妇女选择终身不嫁,男人不愿做出永久承诺,青少年则放浪形骸。

有数据表明,美国更多的家庭选择以非传统的方式来养育孩子;60%的离婚者有孩子,33%的孩子是非婚生子,而34%的孩子没有和生父住在一起。奥巴马在其《无畏的希望》一书中坦言:“毫不夸张地说,核心家庭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美国遭遇的“核心家庭”危机不是孤例,社会学家早就发现,人均GDP进入3千美元水平时,社会也易出现剧烈躁动,所谓的“中产陷阱”有时也指家庭主干成员经济越趋独立之后对传统家庭的冲击,这些冲击的后果,无一例外地转移到了子女父爱减少的代价上,并最终成为社会的负担,妨碍了国家和民族的持续中兴。

从这个意义上看,奥巴马呼吁父亲们承担父亲之责,事实上就是呼吁公民们为美国持续繁荣而负起责任。相较于美国,在3千美元门槛边“蠢蠢欲动”的中国,近年传统家庭价值已经受到诸多挑战,如果我们不重视,有可能社会“未富先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