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方四岛到南千岛群岛
文:和静钧 来源:《能源评论》
一个大国,首先就是能捍卫国土的国家,事实上,没有一个大国边崛起边丢领土。
在堪察加半岛和北海道平静的海面上,横卧着四座大小不等的岛屿,日本人称为北方四岛,俄罗斯人称为南千岛群岛。不论怎么称呼,四岛的岛名倒基本一致,分别叫国后、择捉、色丹和齿舞。
近段时间以来,这四岛“宾客如云”,而且来的都是重量级人物。先是俄国总统登上了国后岛,接着是俄国副总理登上了择捉岛。日本则是外相前原坐飞机在岛界以外“视察”,日本首相和众多议员也纷纷表示要前往“视察”。俄罗斯人听闻后,一脸喜悦地说,欢迎日本领导人“远眺我们美丽的领土”。
在陆权年代,北方四岛几乎成了日俄之间互送礼物的对象。最早开发和使用四岛的有日本人,也有俄罗斯人,俄罗斯曾大方地让岛给日本,日本也曾把岛送还给俄罗斯。二战结束后,日本甚至立法把四岛中最大的国后和择捉岛定为俄罗斯领土。而俄罗斯人也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松口要归还四岛。
但这些都没有发生,上世纪50年代初的俄罗斯人错过了日本国会的“糊涂立法”机会,没能与日本签成和平条约;80年代的日本人也没有趁陷入经济危机的俄罗斯防线回缩之机赎买回四岛,事实是北方四岛一直处于俄罗斯人的治理中。当海权又一次兴起时,俄罗斯已意识到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越来越不通畅,下决心力保远东的出海口,南千岛群岛的从北方四岛到南千岛群岛“不冻港”战略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北方四岛”是如何被打上俄罗斯烙印的呢?国际法上有个叫“有效管理”的原则,指的是如果这个领土是宜居、宜开发的,那么,开发、人口及行政区划就属有效管理的证明。二战后俄罗斯获得四岛,开始向岛内移民,目前在岛上的长期居民有千余人。另一方面,俄官方的行政区划和地名编制中,给“北方四岛”取名为“南千岛群岛”,行政区划上明确列入俄千岛行政板块中。国际法表明,单纯地驻军,并不能成为“有效管理”的要件。
俄方之所以理直气壮地声称“北方四岛”为俄领土,自然有国际条约等强权时代的“铁”的依据。“波茨坦公告”、“雅牙塔会议”及“旧金山和约”上均载明北方四岛为俄方所有。美国虽然重视冷战产物“安保条约”,但对“南千岛群岛”保持沉默。从这一角度上看,研究二战史,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对维护主权是多么重要。
俄罗斯人在宣示主权上很会下工夫,如竖立主权碑、政府高级官员或行政片区长官巡视等等。“北方四岛”上驻有俄罗斯军队,尽管如此,俄总统和副总统还是要来“亲自巡视”,做足了国家主权完整的文章。
据载,俄罗斯民族是从拜占廷时代向俄罗斯平原迁徙的一支民族,他们以基督教正宗捍卫者自居,担负着拯救基督世界的任务。一个在伏尔加河畔蜗居的民族,经过几个世纪变迁,就转变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也何尝不是这样,东海岸十三州的狭长国土,不到一个世纪就把北美洲拦腰截断,成了世界国土面积大国。一个大国,首先就是能捍卫国土的国家,事实上,没有一个大国边崛起边丢领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