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画报:中国突破第一岛链

(2010-07-08 06:04:24)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际政治

       当中国突破“第一岛链”

                    作者:和静钧 来源:周末画报 [596期 A16] http://www.modernweekly.com/upload/2010-7-6/596_A016.JPG

这是新中国海军第一次以大规模作战编队穿越“第一岛链”,不但使日本“激烈反应”,还让美国“紧张不已”,这是中国“蓝水海军”初具雏形的又一标志?这是中国对独霸太平洋的美国的最新“示威”?西太平洋的军事平衡或将重新洗牌?

 

近日,由2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包括江卫Ⅰ级和II级在内的3艘护卫舰、2艘基洛级潜艇等组成的一支特混舰队,从日本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航道自西向东穿过,驶入西太平洋。这是新中国海军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多达10艘舰艇组成的大规模海军作战编队,在外洋上进行长时间的军事演习。外洋公海上中国海军力量的存在,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变“岛链限制”为“岛链优势”

这次中国海军罕见的行动,其实是中国试图打破封锁、变“岛链限制”为“岛链优势”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直以来,中国海军都主要在中国近海活动,原因无外乎有三:一、中国海军执行一种近岸防御战略;二、中国海军的远洋能力有限;三、中国海军出海口控制于别人之手。但近年来,中国海军得到长足发展,一支马汉式蓝水海军已初具雏形,基本具备远洋兵力的投射能力,但为何仍然收缩于中国近海,这很大程度上是与所谓的“岛链”锁住了中国海军的活动空间有关。

这里所说的“岛链”,指的是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混杂着地理、军事、政治因素的概念,“岛链”的目的就是控制中国海军的出海口。“第一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岛,而“第二岛链”则指北起日本群岛,以关岛为中轴,向南延伸至新加坡等岛,形成第二条对中国的包围圈。谁控制了岛链,谁就等于控制了西太平洋及中国近海。“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海军在强于日本的情况下,因疏于对岛链中出海通道的控制,惨遭日本海军围歼。

而现在,随着中国海军力量的壮大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我们有条件化地理劣势为优势,契机在于我们具备了能有效地在岛链之外部署的海军力量,从而保持出海口的通畅。当我们自己的力量只集中在别人的“链”内时,“岛链”就是束缚我们行动的绳索,当我们把有效力量部署在“链”外时,“岛链”反而可能成为保护主力和后方的“天然屏障”。在这条岛链上,分布着9个出海口。北有图们江出海口,但该航道无法满足海军通航。中东部出海口则集中在穿越日本九州岛与台湾岛之间的琉球群岛诸海峡水道,这些水道峡宽超过24海里,拥有公海航道,是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最佳选择线路。这条水道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依托钓鱼岛,并处于日本海军近海部署的力量末端。相信以后中国海军会经常使用这条水道,不断把力量投射到西太平洋甚至更遥远的地方,内外呼应,保持出海口的畅通。

 

西太平洋军事平衡面临洗牌

这次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之举,虽然只是在靠近冲之鸟礁附近一带公海活动,但它释放的信号却是“强烈”的。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中,美国一直“独霸”太平洋和东海与南海,扶持韩国、日本等处于岛链上的国家和地区军事力量,配有先进的“宙斯盾”舰艇,在第二岛链处,则盘踞着美国航母作战编队。所以这次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往来,意味着以前形成的秩序,有可能就此被打破。

此外,这次中国海军除了高姿态横穿冲绳海峡后,又挥师南下,由东海进入南海,迅速在南海实现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军力量集结。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是中国在演练对美国进行“珍珠港战争”一类的袭击战术,令美国太平洋舰队紧张不已。当然,《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并不足信,但这样大跨度、大范围的军事演习,足以说明中国东海和北海舰队已经有能力突破岛链中段最关键的宫古海峡。在“反介入”战争中,中国海军有能力在岛链之外部署兵力,阻延美军向台湾海峡的兵力投送。

严格意义上说,在目前西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平衡上,日本和韩国及菲律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连日本军方也承认,如果在东海真与中国海军对决,日本海军即便在装备上优于中国,也会在中国的“群狼战术”及陆基导弹“饱和攻击”之下溃败。所以,此番中国海军演习,向美国“示威”的意图则是更为明显。

为应对中国海军扩大在西太平洋的存在,美国海军已经调集原部署于大西洋的部分潜艇,转而部署于太平洋。现时,在第二岛链附近,密集部署着美军潜艇。

其实,中国海军跨出这种远洋活动的步伐,是服务于中国现今的全球贸易利益。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已超过2亿吨,发展远洋军力以确保海上交通运输“命脉”的安全便变得异常重要。显然,中国不会一直放心把保护公海上航行的中国商船的安全任务交给美国,美国也不会一直乐意无偿地充当维护公海航道安全的“世界警察”。而且,美国也不一定总是有充分的力量应对每一次突发的航道安全危机事件,中国海军融入世界海洋安全体系是中国国力强盛后的必然结果。

 

遗憾的是,本不是针对日本的一次行动,却引来日本军方和媒体的“过激反应”,表明中国长期的军事力量缺位已经被他人视为“理所当然”,而一旦中国有所行动时,就会引得别人紧张不安。这说明中国海军应把这种别人眼中的“异态”,通过经常性重复性演习,转为“常态”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