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诺奖主席缘何遭喊下课
(2009-10-17 17:02:49)
标签:
诺奖欧洲理事会公信力新京报诺贝尔挪威杂谈 |
分类: 法律文化 |
诺奖主席缘何遭喊下课/文:和静钧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0月9日刚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因“无核畅想”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就引来争议一片。时隔一天,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却遭喊下课,成就了本年度诺奖最匪夷所思的“花絮”。
此次引发的“辞职门”,正如挪威最大反对党、极右翼“进步党”主席西芙·延森所言,是因为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格兰同时担任两个可能产生“利益冲突”的工作,一个是从去年起担任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另一个是则在一个月之前当选的欧洲理事会秘书长一职。
诺奖评审委员会属中立性的、无政治偏向的组织,它越超然于其他利益纠葛,它的公信力就会越高,它越远离政治旋涡,它的公正性才越会受到肯定。而欧洲理事会秘书长则是一个政治职位,有极大的利益偏向性。人们有理由产生合理的怀疑,政治性职务损害了中立性组织的独立性和公信力,进而怀疑其评审决定掺进了政治因素。
近年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饱受批评。一方面,人们指责诺奖评审委员偏离了诺贝尔遗嘱,没有把奖项颁给为世界和平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另一方面,随着挪威深度融入欧洲事务,挪威之前的中立国色彩逐渐丧失,即使按照诺贝尔的构想,由挪威议会独立产生委员,这些委员也难以完全排除干扰,保持机构的纯洁性。
所以,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越是简单的生活越有利于科学研究,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会成为生活的包袱”一样,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再次闹出“辞职门”,正说明这个机构正在进入危机时代,它背负太多的动机,这已经不是委员会主席一人之问题,因为,即使主席未因担任双份工作而被揭,他之前担任过的挪威首相和外交大臣等政治工作,就决定了这些委员挥之不去的政治偏向。而中立性组织的公信力,天然需要和政治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