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评论》专栏:阿拉斯加的早晨
文/和静钧,刊于《能源评论》
如果你曾留意过美国的大选,那你一定知道有个名叫佩林的副总统候选人,并由此一定会知道,这个被誉为“涂着口红的斗牛犬”的漂亮女州长,就是来自神奇的阿拉斯加州。
被称为“午夜看日出”的阿拉斯加大陆,远远地游离于美国主体版图之外,孤单地挂在北极板块的一端。它就像一柄粗笨的漏勺,慵懒地伸进北太平洋和北极海,时不时地为美国捞起无边的财富和无尽的美景。它虽是美国人口最少的州,却占据着美国整个国土的五分之一;它虽顽固地保持着原住民阿留申人、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所惯常的原始风貌,但却在为美国庞大的经济体贡献着让人不可思议的分量!
光是阿加斯加石油一项,就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日产80万桶的原油,如果按2007年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价每桶75美元来折算,就是日进6000万美金,一年下来,就是一个多么惊人的天文数字!
如果今日沙皇还在世,他一定为当年把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而捶胸顿足,肠子都悔青了。
1728年,沙俄帝国向东扩张,从西伯利亚的东北端跨过白令海峡,一片广袤的土地就展现在沙俄眼前。这片被称作“阿拉斯加”(意为“伟大的陆地”)的土地首先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领地。
但这片面积庞大的土地并没有给当时的征服者留下太好的印象。除了不断花费掉俄罗斯帝国管理这片遥远的土地的行政开支外,这片土地所发现几处零星的矿产的回报也绞杀在投资不足的困境中。阿拉斯加给沙俄封建王朝没有提供值得留恋的价值。于是,不断有人提出卖掉这片领地的建议。
有史料可以为证。1857年3月,沙皇的弟弟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在给沙俄外务大臣亚·戈尔恰科夫公爵的一封信中说到:“出卖阿拉斯加……这种出让是完全合乎现代要求的。我们不必欺骗自己,而应有所预见:美利坚合众国想要整个地统治北美,肯定会攫取我们这些领地,而我们又无法把它们藏掖起来。再说,这些领地带给我们的好处微乎其微,出卖它们似不会引起过分的反响……”。1866年9月,沙俄财务大臣也在一份上疏中建议“卖阿拉斯加以换外债延期”的建议,声称近两三年债台高筑,国库空虚,为偿清外债必须尽快筹集450万卢布,出卖阿拉斯加领地将很快解决问题。
1867年,阿拉斯加正式以720万美元的价格被沙皇政府卖给美国。价格贱到阿拉斯加每二十公顷土地一美元!美国旋即把阿拉斯加置于美国军事管辖区,从1884年起,成为美国的一个行政地区,1959年正式设立成美国的一个州。
沙俄“贱卖”100年之后,造物主开始伸出“点石成金”的手指,阿拉斯加逐渐成为美国的聚宝盆。目前已经探明,阿拉斯加至少有200亿桶石油储量。这个数字意味着,按美国目前石油消耗水平,美国光靠阿拉斯加的石油,就可以维持3至5年时间。阿拉斯加形成了美国战略石油贮备之外一个天然的石油战略贮备区。
现在看来,当年的沙皇的确看走了眼。按经济学中通用的不变价值换算,今天的阿拉斯加每隔六个小时就在创造一个被沙皇遗弃的阿拉斯加。当年沙皇因嫌阿拉斯加耗损沙俄国库而决定转让阿拉斯加,今天阿拉斯加州89%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石油生产,完全不需要联邦政府投入一分一厘。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阿拉斯加除了发现有巨大的石油宝藏外,它还是一块充满了金、铜、铂、银等贵金属矿产资源的宝地。阿拉斯加海湾里鲑鱼和大比目鱼正给世界创造着“阿拉斯加深海鱼油”诱人的商业招牌,进入夏天后的阿拉斯加则风光旖旎,生机盎然,游人如织。
阿拉斯加的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寸土如寸金,守得江山才造福万代,别因一时之得失而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人。守望故土的人们呀,要懂得珍惜脚下的土地,不论它是贫瘠还是富饶。只要你珍惜,它总会择机回报,正如阿拉斯加的早晨一样,太阳总会在东方,但它有时是午夜就升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