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2008-12-27 16:15:30)
标签:

西泠印社

书法家

郭仲选

追悼会

徐璧圭

郭超英

情感

人文

陈耀

文化

杂谈

分类: 亲闻亲历

 

                           参加郭仲选先生追悼会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送别郭老的(亲友)大家手里都拿着这本《追思郭仲选先生》册子
 
 
 
     12月24日上午9时30分,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大家、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郭仲选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天下第一殿”举行。8点半不到,杭城的天空飘起了细雨,但都无法阻挡人们送别的脚步。郭仲选先生遗体告别会的现场,却早早地拥挤起来。只为再后看一眼这位老艺术大师,献上一朵黄色小菊花,送别郭老。郭老生前一直重才爱才,深受人们敬仰。在前来送别的人群里,有来自海内外的书画界人士与相关单位代表及亲属和郭老山东临沂老家政府的领导等亲朋好友近千人从四面八方赶到杭州殡仪馆参加告别仪式。当天上午,陈耀先生也在现场最后一次和敬慕的恩师近距离的亲密接触,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早上还在布置灵堂的时候,就有一些市民也闻讯早早赶来,送别这位在当今书画界和文化界德高望重的大师。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当天上午,杭州殡仪馆大厅外庄严肃穆,哀思在空气中弥漫。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8点30分,杭州殡仪馆大厅里挽联实在挂不下,亲友们又把挽联挂到追悼厅外的墙上,这些挽联,多出自书法界、文艺界等各界名流之手。白色的挽联在微风中飘荡,仿佛哀思荡漾,不禁难抑悲痛。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殡仪馆灵堂内左右两旁已经让社会各界名流、政界要员、单位和学子等送来的花圈遮掩的的严严实实,层层叠叠,俨然成了一个铺天盖地的白茫茫世界。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灵堂内摆放着各界人士以及各位亲属、朋友、徒弟送来的花圈。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迈入大厅内的一刹那,不禁使我难抑悲痛。大厅上方悬挂着“郭仲选同志告别会”,下方是郭仲选的遗像,纯净的蓝色幕布前,洁白的玫瑰围绕在郭老相片的四周。相片上的他,还是我们熟悉的老样子 ---- 一头银发,穿着他最中意的蓝色唐装,满脸宽厚的笑。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前来送别的人群里,有许多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都念叨着郭老的谦和、宽厚。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著名艺术家孔仲起先生等签到。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集艺书屋”主人:陈耀先生签到。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告别人群中,有郭老几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有许多腿脚不便拄着拐仗,鬓发白霜的垂暮老者。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9点30分郭老遗体告别仪式开始,郭老的儿子郭超英伤痛的语调向大家致答谢词。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到郭仲选先生遗体告别会的现场的有近千人,将大厅站得满满当当,人们默默地站着,以静默的方式送老人最后一程。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在告别现场,队伍缓步来到郭仲选先生遗体前肃立默哀、鞠躬,作最后送别。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长长的队伍缓缓向前移动,人头攒动却又异常的安静。而此时此刻,郭仲选先生身盖党旗表情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被层层叠叠的百合、玫瑰和菊花簇拥着,看上去沉静而温暖。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书画家们书写的百多幅挽联,和各方亲朋送的洁白花圈,溢满了原本宽敞的会场。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并与其家属一一握手,表示亲切慰问。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郭老一走,最最伤心的是徐璧圭师母。在文化艺术界,郭老与夫人徐璧圭的爱情是一段佳话。60年来,两老一直如影随形。郭老住院一年,师母也在病房住了一年。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在亲临郭老仲选先生告别仪式上的所拍摄的真实场面,现在将它写出来,无非是在了却了一份对郭老无限深切缅怀!唉,艺术界一位大师级人物,又远去了。



 

 
                   陈耀:泪别书法大家郭仲选先生(组图)


    老人家走了,但他留下的作品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12月26日下午2点30分西泠印社还在之江饭店会议中心一楼中会场举行郭仲选先生追思会。





 

相关简介
 
 
        2008年12月16日,因心脏病突发,著名书法大家、学者郭仲选先生在杭州病逝,享年90岁。



 

     郭仲选 1919 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号魁举,南郭先生后依。1937 年毕业于山东临沂师范学校,“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于1938 年参加八路军,戎马生涯整十载。1949 年,郭仲选随军南下,至杭州转业从政,尽管生于山东,但郭老在西子湖畔生活了60多年。故我国书坛上一直将其视为浙江书家。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寓居杭城的书法名家很多,前有马一浮、张宗祥,后有陆维钊、沙孟海等等,就这几面旗帜,几乎已将浙江书坛围得严严实实,然而郭仲选的书法则以其“秀”之本色,在这名家如云的浙江书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能代表郭仲选书法特色的自然是行书。他长期浸淫于传统,广览博收、以古为镜,是当代书家在帖学领域卓有成就者。其行书,用苏轼的诗句“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来形容,有研究者认为“应该是较为贴切的”。同时,郭仲选还兼擅榜书。他曾说:“我的字就是传统、不花哨”。因此,他那雄浑凝练,风宏丽博大之美的中国汉字也就常常出现在国内许多风景名胜、纪念馆;显见在诸多大型商场;以匾额、招牌、条幅的形式竖立在许多企业。在杭州这座城市,先生曾享有“杭州一支笔”的民间美誉,深入街头巷尾,很多时候抬头便可见他的招牌字。即便在“惜字如金”的书画商业化时代,也不失高洁与普世之气,杭州百姓中“即便不学书法的,也知道郭仲选的大名”。
 
    郭仲选为人平易敦厚,与人为善,是浙江书坛公认的“德艺双馨”艺术家。他的人品、书艺一直是有口皆碑的,在文化艺术界德高望重,退休后依然身兼数职,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