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的润腔(一)

(2010-02-02 00:00:00)
标签:

润腔

京剧

滑音

倚音

颤音

分类: 京剧声乐讲座

    腔,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作曲是旋律的安排,另一种意义是指行腔、耍腔。

我们通过京剧吐字行腔各方面的手段,不但可以使唱腔动听,还能把腔规范到京剧特定的风格中。这就是行腔的技巧和耍腔的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一般都称之为润腔了。也就是对唱腔的旋律作进一步艺术处理,是演唱京剧是否有味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讲一讲“装饰音”。京剧的装饰音大约有四种。

1、  倚音:倚音就是在演唱主要音符时,不是刚直的出来,而是由于吐字、咬字或出音时的劲头关系,向上冲或向下挫一下儿自然带出来的一个小音。(详见视频)

2、  颤音:颤音是一种润腔技巧,不是生活中由于颤抖而发出来的声音。颤音有慢颤和快颤之分,慢颤现在一般都叫它为波浪音,应该是发声中和演唱时经常使用的手段。快颤的频率较快,大都用在曲折比较多的旋律转弯处,俗称“耍小腔”的地方具体使用方法详见视频。

3、  滑音:滑音的构成是基于京剧在唱旋律时具有圆润滑行和逐步过渡的特点上的。无论上行还是下行,音程的转换需要不露棱角。在递升和递降时所经过的音程也不要求非常明显。另外就是京剧中一般在“上声字”上都用滑音把字和旋律统一起来,使字更正腔更圆。

4、  脑后音:脑后音就是把声音唱在脑后,一般都使用在“衣七”辙或音素里带“i”的的韵母的字上。脑后音带有假声的成分,应该说使用得好对嗓子有保护作用,但是演唱时过渡充气,或者把声音往蝶窦处压,就比较费嗓子,所以要正确使用。(详见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