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情四射:为何机场培训“大湿”永不倒?

标签:
机场大湿培训家居 |
分类: 【锋·行培训】 |
化石哥前两天出差,在机场上书店里又碰到了电视屏幕上被很多人诟病的机场培训“大湿”的播放的视频,驻足一听,这位自称商界智慧第一人的“大湿”对台下听众讲,浪费三天时间听他的课,等于少浪费三十年!他的商业创新策略有160多个,课堂上他只漏几个。
尼玛!真是小母牛翻跟头,牛逼冲天啊!化石哥直接石化了!
今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又看到一位有名的咨询同行老板说:他在机场书店也偶遇了机场培训“大湿”刘一秒,发誓被刘一秒洗脑的客户如果要找他做咨询,一概拒收!
这让化石哥想起了一个并不古老的、但讽刺味道十足的寓言。说鸡和鸭子同时开设游泳培训班,招收游泳学员。鸡的门前报名者熙熙攘攘、门庭若市,而鸭的门前确是一派凄凉景象,报名者寥寥无几。鸭子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会游泳,而鸡不会游泳,为何鸡的生意比自己好。鸭子到鸡处请教。鸡说了,很简单,因为我虽不会游泳,但我会叫啊。
这可能是目前中国培训业的一个真实寓言吧。会游泳的“鸭子”没有市场,而充斥市场的是不会游泳而只会叫的“鸡”。鸡多鸭少,“鸡”情四射,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培训市场的一个真实写照。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培训业靠的是事前检验而不是事后检验。
如果说中国的咨询业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西餐的话,那中国的培训业应该是中国企业的甜点,总之,都不是企业每天都吃的正餐。咨询业的给企业带来的效果还是有办法验证的。策划方案、咨询方案出台后,经过企业实践和市场检验,是最终能证明对错的。这也是现在部分聪明的咨询公司与企业签订事后分成协议的原因。分成协议就是企业根据咨询公司的方案实施了,如果达成了事前约定好的、预期的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咨询公司可以与企业分成,取得一部分收入。咨询公司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
而中国的培训是基本完全不能被市场检验和证伪的。哪个企业也很难判断业绩的提升是因为接受了一场培训的结果。培训公司是不用承担企业的任何经营风险的。更雪上加霜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培训的需求还是“应景式的摆设”,成为一年才吃一两次的“甜点”。培训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成了一次性消费。
这种无法被市场检验和一次性消费的现实,催生了中国培训业事前检验的“怪胎”。企业只有看培训师的履历和名头,履历包装的很好、名头很大,企业很可能就“上当受骗”。这也催生了中国大批“表演系”毕业的培训师,没有任何企业经验或极少的企业经验,培训课上却呼风唤雨、指点江山、激情澎湃、作秀十足,让企业觉得讲得蛮不错,培训过后几天,基本全部忘光,风平浪静,回归原态,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
所以,正是中国“钱多人傻”的抱着一次性消费的可爱消费者养活了这帮机场培训“大湿”们!
当一位机场大湿不幸倒下的时候,他留给自己下一任的字条上一定是这么“鸡”情四射地写着:钱多,人傻,速来!于是,机场培训大湿永不倒!
=======关于营销活化石========
化石哥@营销活化石,分享最新、最给力的营销智慧!二十多年的营销老兵,营销自媒体人,智力民工,贵仁相助营销顾问机构创始人。
文章觉得写得对你有帮助,就写个干货的“干”,觉得不好就直接“FUCK”下,虐下化石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