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健完身,健身俱乐部旁边就是影城,忽然想起来看到的一条微博说:《小时代》票房会超过致青春,就带着几分好奇去看了郭敬明的《小时代》。在观影的大概二十分钟左右,我就有想从座位上起身离去的想法,看见周围没有人动,就忍住了,中途,又有好几次离开的冲动,都按住了,就当看着玩吧。
我对这部电影的影评,也就是收获有三点:第一是影片中间的几首插曲还是很给力的,挺好听,配这部影片真是太可惜了;第二是影片中提醒掉了手机,你能记住的唯一号码。当时看了,大脑一片空白,马上翻出自己的手机,调出了老婆的手机号,并默背三遍;第三是给自己的启示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PLAN B。对做咨询策划的我,这点提醒还是挺好的。
至于影片的内容,吐槽的人太多了,大家到微博、微信、网上看下,我就不添乱了。反正《小时代》的下部,我是坚决不去看了!
问了问老婆的观影感受,她说:还可以啊。又问了蛋蛋(00后)后,上小学放暑假已经看了两遍《小时代》的女儿,说:好笑啊!一向自诩“忧国忧民”的我,听完,当时隐隐约约地体会到了蛋疼的感觉。而且,女儿不让我喜欢杨幂,因为她是杨幂的铁杆粉丝,还考了我杨幂的出生年月,我当然答不上来,七零后遂败给了蛋蛋后。
按说,郭敬明的这部电影题材还是很青春励志偶像剧的,讲的是姐妹情深的闺蜜友谊,讲的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艰辛打拼。但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恶评如潮呢?最到家的恶评是,别人的烂片起码是一个正常的:带着卷冒着热气的便便,而《小时代》是一个不规则的便便!
我想,对于《小时代》更贴切的比喻,是一盘臭豆腐。便便,即使是所谓的脑残粉也不会吃的;但臭豆腐,还是有人愿意吃的,而且还觉得是人间美味,很香。这可能也是郭敬明的书和电影拥趸者的真实感受。
《小时代》的臭,我认为,还是臭在“铜臭”味上。片中满眼的名牌与奢华:名表、名包、豪车、豪宅,好像应该离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很远,但在片中却如此的泛滥,感觉自己不当个富二代,都不好意思来看这部电影。世俗中的“白富美”与“高富帅”,在郭敬明的电影里得到了相当精致的体现。有网友建议《小时代》的下部,应该由郭美美来表演,我觉得是很合适的,票房估计会创新高的!
《小时代》的臭,我想是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臭”的真实表现。就像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的马诺的金句——“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被主流媒体封杀后,并不代表这种社会现状不存在了,相反,这种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大行其道,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只不过是只做不说,并没有放在大众的台面上。
郭敬明的错误是,是这个社会腐烂到只剩“铜臭”了,郭敬明只不过是把这盘适合小众的臭豆腐,端到了大众的台面上,并且雕龙画凤的精心梳洗打扮了一番,想让这盘臭豆腐成为所有人的美食,这就是明显的找骂了。
其实,我感觉《小时代》与中国足球是一样的,暴露在阳光底下的,是最真实的状态,虽然国人难以接受,可这就是事实!国足是技不如人,《小时代》是铜臭当道!
=======关于营销活化石========
韩锋@营销活化石,分享最新、最给力的营销智慧!二十多年的营销老兵,营销自媒体人,智力民工,贵仁相助营销顾问机构创始人。
点击右上角按钮,然后点击“查看官方账号”,关注“营销活化石”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MKTSTONE)
喜欢这篇文章就请转发到您的朋友圈来分享吧。
新浪微博/博客:@营销活化石 更多了解,请百度“营销活化石”,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