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形象地把企业划归成三栖,一栖是指专业化(专注地做一个行业或相关多元化的行业);二栖是指非相关行业的多元化;三栖是指国际化。按这个三栖的标准就可以把所有的企业分成“单栖、双栖和三栖动物”。“三栖动物”动物学分类上是没有的,这是笔者的为了阐释方便的“发明”。按这个三栖的分类,“单栖动物”是指能在国内自己的专业领域、专属行业(或相关多元化行业)运作的企业,可以把它们比喻成陆生的动物;“双栖动物”有两种,一种是指能在国内进行非相关多元化运作的企业;另外一种是指能在国际市场上专业化运作的企业,可以把它们比喻成可以海陆生存的两栖动物;“三栖动物”是指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能进行非相关多元化运作的企业,可以把它们比喻成海陆空三栖的动物。
大家知道,世界上的动物种类数以百万计,大多数属于只能在海陆空一个领域里生存的单栖动物。属于双栖的动物全世界才四千多种,如蛙、铲除、娃娃鱼等。三栖动物真实动物世界里是不存在的。真实动物世界里的双栖动物,是由鱼类经过亿万年的演变才进化过来的。它们是以水里生活为主,陆地生活为辅,它们的繁殖和幼体必须在水里才能完成和生存。真实动物世界里还没有能在水上、陆地都能轻松生活的物种。
企业的真实世界和动物的真实世界有相似之处。能在国内某个专属行业发展、做得成功的企业——“单栖动物”,多如牛毛;能在国内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成功的企业——这类“双栖动物”数量就少多了;能在跨国领域里专注于某一专属行业的企业——这类“双栖动物”也不是很多,大家熟知的大多数跨国企业属于此范畴;能在跨国范围内进行非相关多元化发展并能成功的企业——“三栖动物”就真得属于凤毛麟角了,美国GE(通用公司)可以说是硕果仅存了。
笔者对企业三栖的划分和把企业分成三种动物的目的,是为了警醒企业,特别是企业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的局限,大多都能成为在陆地上生存和发展的“单栖动物”。要成为海陆生存的“两栖动物”要付出相当得努力和充分的准备,就像双栖动物的演化过程一样。是漫长和痛苦的“进化”过程。企业要慎重地对待多元化(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和国际化,中国很多企业在这上面都摔了跟头,交了不菲的“学费。企业要克制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盲目冲动,不要为虚幻的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美景所蒙蔽,先要DO YOUR HOMEWORK——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当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家庭作业”完成了之后,再去行动也不迟,否则只能收获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苦果。如果企业是狮子,那就先安心做好“森林之王”,做好“单栖动物”,去猎取自己资源和能力能够猎取到的猎物,不要妄想成为能“上九天揽月”和“下五洋捉鳖”的“三栖动物”。苦练内功,等待“如虎添翼”的条件成熟之后再多元化和国际化也不迟。先做好"单栖动物",再做"双栖动物","三栖动物"对许多企业来讲,是绝对不能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