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免工作上的“悲剧”-零缺陷管理的反思

(2008-01-14 21:58:00)
标签:

管理

财经

分类: 【锋·范管理】
 

   前段时间偶然的机会在CCTV2套看了《生活》栏目上看了一个节目,在中国的东北发上了一幕生活惨剧,一位饭店的员工在操作和面机的时候,由于心急,把左手误深入机器内,结果导致左臂像拧麻花一样卷在机器的转轴内,情况非常紧急。饭店员工紧急拨打119,消防队员火速赶到,在现场想到了很多办法,最终通过切割机才把伤者的手臂安全取出,但已经是血肉模糊,场面非常令人心痛。栏目的主持人只是在唏嘘不已的同时,在最后警醒观众在从事工作中要注意安全防护,不要重蹈覆辙,以免生活悲剧的发生。但我从这个节目中看出了不同的含义。应该警醒的不是和面机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而应是机器的生产厂家。道理很明显,如果生产厂家能在机器上安装一个简单的防护装置,类似防护罩的东西,使用者怎么伸手也伸不进去,这在生产管理上叫做防呆装置。如果生产厂家能在机器上做这个小小的改善,就能避免生活惨剧的发生。这说明厂家的产品是有缺陷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受到的侵害向生产厂家进行巨额索赔。形成鲜明对比的案例是,一位美国的老太太在麦当劳用餐过程中,因为消费了一杯热饮,这杯热饮因为没有在杯子上明确标识是热饮,导致老太太吸食时被烫伤。老人与麦当劳打起了官司,赢得了几百万美金的巨额赔偿。所以,现在我们在麦当劳等洋快餐消费热饮的时候,都能看到杯子上明显的提示注意饮用安全的标识。这个标识只需要花麦当劳几乎微乎其微的费用,但却解决了巨大的消费者受到侵害的索赔隐患。以上的一正一反的案例,就说明了零缺陷管理的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第一次就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因为第一次做对的成本是最低的。在生产管理上,产品在出厂前能修复的缺陷的成本如果是一的话,当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后再修复这个缺陷的成本就是十。包括维修,售后,人员,口碑坏了等很多隐性的成本。其实,我们在工作中,由于没有第一次就做对的零缺陷管理的思想,经常导致工作上的很多“悲剧“发上。举一个工作上的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要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公关人员在准备一篇整版的新闻稿件,稿件上有四幅照片。公关人员没有事前很好的考虑如何”防呆“,如何”零缺陷“,很随意地把四幅照片发给了媒体排版。虽然,附了一个说明文件,但由于没有和媒体没有充分沟通好,结果导致照片在真正排版出来之后,顺序根本不对,照片的说明文字也和照片对不上号。其实只要事前在发电子照片时,在每幅照片上标好顺序,并把照片说明文字写成照片的文件名,媒体的编辑人员就在编辑排版时就不会发生任何错误。就因为公关人员的疏忽,导致我们为了照片的修改和媒体来回的沟通,正好又赶上媒体已是下班时间,多加了四个小时的班,才把一个如果第一次做对,一分钟之内就能解决的问题拖成了四个小时才解决的工作上的”悲剧“。耽误了大量人力和时间。

    由此看出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是多么重要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