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亿品牌最佳实践专栏之五:李克营销论语】

(2017-07-18 11:28:39)

千亿品牌产品开发实践之五
——买点营销,基于消费者购买理由的营销方法论



全文共2429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李克说:

  • 忘记“我们卖什么”,研究“消费者买什么”。

  • 通过塑造表里如一的品牌文化,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的“全接触”体系。



问:何为“买点营销”?
答:买点营销就是将企业策略转化为消费者语言,并将其放大。


一、
吸引注意力不如抓住消费者意图:
通过收集消费者资料并加以研究,
抓住其需求与意图并积极响应,
才能花费更少的广告费获得更多利润和忠诚的客户。

二、
买点营销时代的方法论:
基于消费者购买理由升级4P。
产品升级:为消费者设计购买理由。
价格升级:让消费者接受并认为物超所值。
渠道升级: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终端营销。
推广升级:围绕“集客”展开全接触。

三、
产品即购买理由!没有购买理由就不要上市。
包装的本质是放大购买理由。
营销的本质是传播购买理由。
购买理由基于个体对人类存在的理解,这是游戏的核心。
前四者是基数,第五点是系数。

四、
什么对新产品开发最为重要?
1,聚焦于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是产品功能;
2,为消费者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原因;
3,好主意必须独立战立而不需要依赖品牌;
4,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使一个好创意更精彩,更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阿里巴巴,天猫,淘宝,蚂蚁金服,笨鸟,每个都取得好,易记,响亮。

五、
构建一个专属的产品优势阶梯,
首先是工艺,在设计上,或者材料上与众不同。
第二个,功能,产品的性能表现。
我们的五粮窖龄二十年酒上市时间很短,但是所有的顾客喝了我们的酒都说好,不上头,喝多了头不痛,这就是最高评价。
最后是情感,产品如何在情感上抓住消费者,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投其所好。


问:如何理解今天的中国消费者?
答:我只关心两件事,一是常识,二是人性。


一、
在中国,安全性的卖点大行其道,农业上的无农药残留、有机食品到金融业的网上银行交易保障,几乎在任一个行业中都有广阔天地。

二、
戴比尔斯进入中国20年后,其订婚钻戒的市场渗透率从8%增加到了80%,他们太理解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中国人对婚姻的看法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认为爱情不能持久,只有物质承诺才能永存。
戴比尔斯把自己包装成为男人表达其可靠度的一个方式。

三、
在中国,必须把产品的效益外在化,消费者自己感觉良好的特色,这不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共鸣。他们把支付品牌溢价视为对未来发展的一项投资。

四、
在中国,哈根达斯开专卖店,这是使顾客付高价购买冰激凌的唯一途径。由于奢侈品的外部性,它能够使人们在仿佛不经意之间达到炫耀自己的目的。技巧:告诉消费者该产品能够巩固其社会地位,就如茅台。

五、
在中国,人们一般不会为了享受的目的而支付高溢价;产品需要肩负某种任务,它们是在人生战场上争取胜利的武器。婴儿食品要强调有助于促进智力,而不只是喂养出快乐的孩子;美容产品必须强调能够帮助推进她们的职业生涯;啤酒也必须强调不只是使人们放松心情。

六、
在中国,企业投射出宏大规模的形象,是品质的保障。品牌也必须在社会认同层面提供保障,也即消费者不会因为选错牌子而“丢面子”。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时,即关注产品投射出的身份地位或面子,也关注对财富的保护和保存。

问:什么是消费者的买点?
答:买点就是不是为顾客着想,而是站在顾客的立场去想。


一、
从现象角度,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渗透。
从市场角度,先发优势。
做产品不是从文化出发,是从需求出发。
一款产品在一个地方不成功,并不是不了解那里的文化,而是不了解那里用户的需求。

二、
“新一代”的价值就是让人们面对一个封闭命题,就是选择新一代的产品还是选择过时的产品:
打火机一出现,火柴消失了;
计算器一出现,算盘消失了;
CD一出现,磁带消失了;
手机一出现,BP机消失了;
数码相机一出现,胶卷就没市场了;
智能手机4G一出现,回家不上电脑了;
微信一出现,短信没人发了!
没有人会一直在原处等你!

三、
新的消费行为模式:
与传统的消费模式(关注-兴趣-渴望-记忆-购买)不同,新的消费模式为“关注-兴趣-搜索-购买-分享”。
在新的消费模式中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搜索”成为整个消费过程中最关键环节,这意味着潜在消费者对信息的主动寻求。其次,“分享”环节,也就是所谓的口碑传播。这种传播又造成了新的“关注”。

四、
在中国营销,玩法变了!
1,中国梦和城镇化改变了社会形态;
2,云计算和大数据改变了营销生态;
3,自媒体时代改变了消费者选择状态;
4,电商改变了终端业态。

五、
橄榄型消费结构逐渐形成,主流回归中高端、中端消费基本面。
消费者“怎么说”成为关键。
口碑成为真正决定产品实现重复购买、忠实消费的因素,不是推广,而是产品本身。
营销沟通主客易位,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只会在自己有话语权的地方出现和产生互动。

问:品牌如何到达消费者?
答:故事讲得好,赚钱赚到老。所以要说好话,要说人话。


一、
我们的宣传必须是人民群众喜欢的,
而且还能让人一听就明白。
越简单成本越低。
高雅就是和群众做对!
与人民打成一片,没有教育成本,是本质。

二、
过去到达消费者就是把品牌的故事告诉他,
而现在我们到达一个消费者,
是为了让他再把这个故事告诉别人。
到达不再是目的,变成了促成分享至参与。

三、
1,在高价商品领域,一个品牌的立足点就是你的可靠性。
2,不可能是一夜之间、一蹴而就的。立足于长远,立足于优秀,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3,当然,你要寻求利润,这是生意之本。
让品牌为众人所皆知,而且得到众人的信任。

四、
品牌年轻化。
首要是价值观的年轻,其次是产品创新。
每一个品牌文化都有年轻化基因,这些基因不在董事长的脑海里,而是在用户的心里,只是,多半需要创新改良、与时俱进。

五、
如何讲好品牌故事:
原料、工艺、缘起、背书、定义、联想!
要做好产品,必须自己爱!
要想自己和大家都爱,必须找到理由!
找到理由并用朴实的语言讲出来,这就是营销的功底!

总结
一、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
二、品牌会产生光环效应,只有让人们对品牌产生联想,产品才更容易被接受。
三、营销是没有专家的,唯一的专家是消费者,你能说动消费者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