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特别细分的赛道上,其实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

(2017-04-25 19:47:28)

不要再去挤C端的拥挤赛道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一个B端垂直自媒体的商业模式探索


这两年的内容创业者和前几年发生了很大改变,从非媒体人跨界、草根大号创业者,到现在很多从专业的传统媒体人出来创业,我觉得这是内容创业真正春天的到来。


也说明内容创业结束了野蛮生长阶段,进入一个相对正常的发展的阶段。对于优秀的媒体人,尤其对擅长做内容产品、文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和方向。


我们常说方向比努力重要,我经常建议身边的创业伙伴说,现在做自媒体,最好的方向可能是:B+垂直。


拿餐饮老板内参来说,我们跟C端草根大号的路子其实不一样,我们是选择了一个传统、垂直的行业,一头扎进去,好好研究这个行业,跟时间做朋友,去挖掘素材并转换成内容产品,而不是选一个特别宽、大而全的综合领域。


我相信聚焦一个点,然后专注、垂直下去,在一厘米的宽度上,挖出一千米的深度就绝对牛逼。


其实90%的人创业都会习惯选择面向C端,但是我觉得现在你想在C端冲杀出来是非常难的,C端内容虽然相对容易做一些,但正是因为此也让这个方向的各个赛道上挤满了人,并且山头林立,你要想脱颖而出必需经过一番残酷的厮杀,搞不好有可能葬身血海。


但是做B端不一样,因为面向行业、企业和高端人群的内容相对不那么容易,hold住一个企业老板跟hold住一个普通的个人用户,对专业的深度要求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有一定专业门槛,或者说难度,所以很多人情愿选择相对简单一些的C端内容创业。当然,这是我仅限于餐饮美食领域的观察,做面向企业老板的财经内容就比做美食推荐和评论要难些。


我记得三年前,经纬中国推荐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一百个创业项目里面,可能做B端的不超过十个。我估计这个数字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太大变化。


 

所以,B端的赛道至今还不拥挤,这个方向至今还是一片蓝海。而且只要你下功夫去研究,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


80%的创业者都是热闹死的


我经常跟同事说,一定不要觉得能干好多事,一定要经常看看哪些事是没必要做的。80%的创业者做的80%的事很可能是无用功,80%的创业项目其实是热闹死的。


很多创业者一开始特别有激情,什么资源都想整合,什么合作都去合作,呈现出一副热闹、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这么做的危害在于,很可能是在一个平面上到处蜻蜓点水,但是最后发现在自己的道路上没有前进一步。甚至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我其实还是想说要专注、要聚焦,创业者最宝贵的不是钱,而是精力和时间,能投入地把一件事两件事干好、做到极致已经相当不简单。


我常常觉得,在特别细分的赛道上,其实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除非你的定位、方向发生改变,跑道了别人的赛道,或者自己的投入不够,让投入更大的人挤进了你的赛道。


垂直领域的创业特别像登山,你要做头部,你的目标就只能是登顶,山腰的诱惑是最大的,因为那里的小路上通常会有小兔子、野果子,如果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跑到小路上去抓兔子、摘果子吃。


最后等你回到主路上一看,发现路上挤了一堆人,甚至有些人已超过你了,这就是追逐一时热闹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一旦锁定了登顶目标,就应该只埋头赶路,不要跑偏,直到你登顶时刻,你搬一块大石头放在路口,所有人都上不来,你就是山大王,满山的兔子、果子都是你的。


所以我常常跟团队说,我们一定要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