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位是一种认知

(2016-07-19 19:27:04)
分类: 学习定位

定位是一种认知。它以心智为基础,基于竞争与策略,打造品牌的一种工具或方法论。定位的目的和作用在于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性。

首先,定位方法论之核心在于:忘记品牌,思考品类。以心智为基础,利用全局性思维,未来趋势性思维,或开创、或对立、或关联、或攻击、或错位、或突显核心优势与专长、或重新定位。其目的是为了制造、突显差异,实现与众不同!----这就是定位方法论之精髓。

 

品牌之间有品牌间的敌人(竞争对手),品类之间有品类间的敌人(品类对抗)。因此,准确界定品牌间的敌人,品类间的敌人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事情。它关乎打造品牌的效果与效率问题,它关乎企业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它关乎品牌策略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偏离方向的问题,它关乎品牌配称是否到位、是否形成合力等问题。

 

界定品类的核心方法在于,确定品类的参照系或者说是坐标对象。这样才能体现/突显品类的层次感和品类目标的参照性。它们可以是对立、错位、细分、关联等多种不同的品类表现形式。这也是成为第二方法论之核心思想。

李兆其老师在微博中评论说:只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蛇遁草莽,才能万类霜天竞自由,每个品牌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空中是鹰的优势和天堂,但那不是鱼儿所擅长的。老虎临渊羡鱼,不如找到一片自己的山头自立为王。干燥恶劣的环境骆驼能轻松挺过去,但是蛇需要找到潮湿的长草的有足够食物 ----这就是品类战略思想,核心是寻找品类错位,拉开足够的品类距离,实现品类差异化。阐述的非常精准、明确。

 

寻找定位(方法论)有两条主线,即成为第一和成为第二。----特劳特之区隔的9种方法都可以纳入此菜单中。也可以纳入作者提出的定位的两种类型中,即产品属性定位与非产品属性定位的菜单中。这样的话,相关概念及方法论的运用就非常的简单、明了,更具层次感、逻辑性!其思维将更加开阔,有一览众山之感。

 

2、其次,对于单一品牌来说,首先必须确立广义的品类,然后明确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定位概念(基于特性、特征的品类概念),以此形成品类化或者品牌化的系统配称与整合传播,实现心智认同。比如:海飞丝属于“洗发水”的广义品类,“去屑”属性属于基于特性、特征的品类概念。-----苹果“家用电脑”是广义电脑细分品类,“领导地位”是属于基于特性、特征的品类概念。

 

3、第三,定位遵循客观思维,摒弃主观思维。

 

定位是一种认知,这种认知是建立在消费者客观基础之上的。定位最忌讳主观思维、固执思维、教条思维。因此特劳特提醒我们:学习定位,然后忘记定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