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哥:升级定位5A

(2016-06-06 13:25:38)

第5剑:品类三界和定位进阶打法

P1:分类

分类的视角,就代表一种理解。

分类是深入分析的基础,也是深入分析的结构。

动物界

动物界     原生界、                  植物界

动物界; 原生结、原核界;    植物界、真菌界、

P2:专业化分工的而必然结果:产销分离

1、内部分离

生产与销售成为不同部门

禀赋差异

学习曲线

2、外部分离

生产与销售成为不同企业

规模经济

      物流、支付、客服

范围经济

      一站购齐、关联销售、交叉补贴

消费品产销分离的极致

       品牌供应商+现代零售商  

洽洽瓜子开自己的店,效率不高;

茶叶品牌还在开自己的店,效率不高,要出来专门的茶叶店品牌;

汽车4S店,非常分散,很不方便;

所以大家很愿意去汽车城,品牌都聚在一起;

鞋子,鞋城;

KKmall里面,有综合的店,百丽把很多品牌汇聚在一起;

名字叫Miracle Belle,还有品牌自恋,应该叫Miracle shoes;

未来不会有中介商,一批二批,直接就是零售商;

用自己的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服务;

P3: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导购分析(内部)

应对选择激增

阿迪:700+

好市多:3000+

沃尔玛:15万+

一号店:150万+

京东:3000万+

淘宝:3亿+

瓶装水品牌:1000+

分区陈列导购员导购图册

P4: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导购分离(外部)

信息爆炸

新闻、娱乐、社交、专业、媒体碎片化、信息阻塞

逃避选择:

增加选择的价值:先赠后减

心智寻求安全:担心未能做出最佳选择的冰激凌实验

6种冰激凌和24种冰激凌的对比试验

品尝的,24种的多

6种的购买的多

过多的选择,其实是阻碍了选择;

 P5:从顾客决策角度划分疲累三界

顾客决策总会设计的三大问题

1、买什么?

产品品类——产品品牌

可乐空调理发干洗白电、厨电?

2、去哪买?

渠道品类——渠道品牌

超市

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电器店家具店便利店网上书店网上电器店

3、如何选择?

导购品类——导购品牌

搜索引擎餐饮指南卖车指南择校指南

(留学中介在提供这样的服务)

**你知道哪些品牌?

则是测试心智份额的方式。

第一个,就是心智份额最大的。

P6:产品品类之: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产品内在特性

物理特性是品类分化的源泉

聚焦首要特性夺取领导地位

高露洁:防蛀

聚焦次要特性分化品类:

云南白药:止血牙膏

特性相对重要性的变迁

零售

便宜VS便利

**佳洁士,全球第一,防蛀被高露洁抢走了

佳洁士打广告,高露洁就快速增长

佳洁士在中国,只好不打防蛀,打全效

**云南白药,止血,是非常次要的特性

刚好云南白药有止血特性的认知

能够销售到几十个亿,不用这个品牌延伸,更好

叫云白牙膏,含云南白药,止血好

这样,别人就可以跟进,就可以做大

把品类做大,领导者受益是最大的

每个人做的广告,有一半是为领导品牌做的;

市场份额非常大的时候,只需要为自己的品类做广告,不用为自己的品牌做广告;

比如,为钻石做广告的,钻石恒久远,是B2B品牌,戴比尔斯;

**在生活水平低的时候,便宜的特性比便利的第

当收入提高,便利的相对重要性上升,会导致聚焦便利的业态,市场份额上升;

早期电商是靠便宜,现在越来越多靠便利

P7:产品品类之:市场特性

市场特性——引导顾客选择的市场表现

领导地位成为第一开创者经典市场专长最受青睐热销

御泥坊:淘宝单品销量第一面膜

P8:产品品类之市场特性,巧用“第二”

Avis,我们只是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

努力打感情牌,不如将排队更短

P9:产品品类之经济特性

经济特性-利益相关方的特点与关系

顾客类型:

2B,2C

购买频率使用频率消费金额

消费场景:

公开/私密多人/个人独立/关联

规模经济:大、小

    云服务的而深远一姑娘

网络效应:大、小

    连接成本下降的深渊影响

技术进步:快、慢

**高频有两种含义

购买频率和使用频率

视频,购买和使用频率都高

手表、手机,购买频率低,使用频率高

**彰显价值

是当众使用的时候,品牌产生的价值

公开消费,彰显机制比较明显

有些私密使用的,比如化妆品,闺蜜们会谈论的;

    在谈论的时候,就产生了彰显价值;

**独立消费和关联消费

音响,是关联消费的

智能音响:加上手机,就变成超级KTV

对于当众消费的耐用消费品,高端地位比低端定位更有价值;

痛的时候,只有掏钱的一瞬间,以后都是爽的使用人群;

小米变成了屌丝机;

**规模经济性

规模经济会重新考虑商业模式;

要做最有规模经济性的环节;

以好吃为主打的餐饮,规模经济性是不明显的;

不是好吃,而是标准化;

快餐,预期稳定,在哪里都不会好吃;

干脆把某些东西切出来,就会更受欢迎;

餐饮行业的,数万亿的产业,价值是永恒的;


价值中枢,就在于规模经济性;

**云服务

大企业,用更多的人都,可以分摊IT成本;

云服务,极大地降低了互联网创业的成本,打下来了很多行业的规模经济性;

但是云服务本身,规模效应非常明显;

亚马逊真正挣钱的是AWS,亚马逊云服务

**网络效应

美味不用等,估值超过了很多餐饮企业;

远程排队,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都很明显;

以后去哪个餐馆,可能不是看大众点评,而是看哪个餐馆不用排队;

**技术进步

如果哪个行业技术进步太快,天图就会观望;

等到技术比较成熟之后,变成品牌和商业驱动,天图才会介入

因为品牌和商业模式是可复制的;

**名片全能王

名字制约了拓展;

推出名片交换、社交功能太晚了;

名片全能王,更加偏品类化了;

**美图秀秀

网络效应没有构建起来,仅仅是一个工具

P10:经济特性与品牌战略

1、网络效应

价值验证:

如果网络效应小,尽早进行,尽早收费;如果网络效应大,则要尽快扩大使用人数;

烧钱策略:

迂回战略:

平台是需要迂回形成的;

很多人直奔目标,是很难形成的;

室内定位案例:

室内定位,是商家和用户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

2、公开消费


彰显价值:彰显更多时候是因为身份、亚文化;彰显价值可以理解为逼格;

文化战略:

低价和高价都需要理由:

有很多顾客因为钱包的原因,买低价产品,因此需要价格之外的理由;

西南航空是低价的,要给一个低价,是快乐的牛车;

高价的理由,是要支撑高价;

3、频率与金额

1)低频高额

付费增长引擎:医疗都是花钱买客人;

房子也是花钱买客人,买流量;

2)高频低额

3)低频低额

弱势品类,不适合打造专家品牌;

被相邻的强势品牌,延伸覆盖它

P11:一阶渠道和高阶渠道

1、一阶渠道

超市、便利店、要点、水果店、没事广场

销售众多产品品牌

专卖店的性质

2、高阶渠道

大型超市、购物中心、步行街(尚无步行街品牌)

容纳其他渠道品牌入驻

**城市也是一种高阶渠道,去香港买

非行业范畴,但是政府可以作为策略

3、百果园的扩张策略

线下:并购整合一阶渠道

线上:广泛合作,入驻高阶渠道

百果园,选择入驻各种线上渠道,各种渠道都找他们;

线上渠道,没有合作,就要自建供应链,一旦建设了供应链,就不会自建供应链,然后就形成合作;

如果对方不肯合作,要自建供应链,就会慢;所以就会落后于其他电商的发展速度;

要用自己的优势(供应链),去影响竞争格局;

收购了北京最大的水果零售店,果多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