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锤子T1体验报告

标签:
转载 |
分类: OK001 |
决定封笔后发现最近要写的东西前所未有那么多,但承诺过的T1体验文章要交货,所以。。。
简单一点,开门见山。
如果之前那篇T1点评文章《我也爱这个世界》没有看过,强烈建议先看完了再来看这篇。
外观
- 因为前后玻璃的原因,比正常5寸屏手机偏厚重(接近Find7的重量),至于为什么采用前后玻璃,这个老罗在过往的微博里对整体设计理念有过多次描述,我就不再评论了。跟iPhone4一样,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手心,是有一点硌手的,其实操作手机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出来,5.2寸已经是保持好手感的极限尺寸了,大于这个尺寸都很难单手操作了。
-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T1琉璃表面常规皮肤接触是不会有明显指纹的(正面有防指纹涂层),当然严重油性皮肤触摸在黑色版上会有明显指纹沾在玻璃上,这个用过iPhone4的人都有经验了,以深圳目前湿度60%-90%,33-37度的气温,出汗比较多但指纹是很少的。
- 实体键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一是喜欢这种操控方式,我坐着的时候都是双手操作手机,一个手操作屏幕,另一个手指就在实体键上呆着,二是创造了一种差异化,我天生喜欢差异化,不喜欢跟别人完全一样。三是在设计上提供了一个人机交流的方式,因为玻璃材质的实体键摸着非常舒服(参考之前的文章)。对于实体键其实不需要过多争议,就像车主喜欢自动档或手动档一样,对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合理的,不需要因为别人喜欢而让自己难受。实体键还有一些好处,一是玩游戏的时候不会误触退出,二是亮屏时放下手机后再度拿起来的时候,你不会按错虚拟键导致应用退出或返回,对我这样的手机控(有时候一天有几千个微博互动)来说非常实用。
- T1后背那个圆形LOGO有些突兀,如果没有圆形只有锤子LOGO就好了,不过在工艺上很难实现。
- 充电时,实体键底下有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可以让你看得到手机,如果这个做成呼吸灯就更好了,不充电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这个灯看到手机有没有新信息,希望T2能改进。
- 我亲自给两位香港的基金经理、超过10个平面设计师、5个以上手机同业高管、50个以上普通用户上手体验过,好评度90%,不喜欢的人主要是觉得不够薄。
- 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说出“这是锤子手机”附近的人都会全部靠过来围观。
黄昏下与夜色中,T1的双面玻璃会汇聚天空中的一切光。
性能
- 经过我的测试,如果刷微博或微信,连续三四个小时都不会发热,如果玩天天爱消除这样的游戏,大概半小时会有明显热度,如果玩更复杂的游戏,那20分钟左右就会有50度以上,后来发现一加也是这样的,经求证专业人士,说使用这个型号CPU的手机都这样,性能太强悍。
- JDI屏的触感很好,很多旗舰手机选用的。
- 我安装的日常应用不超过50个,这些应用及游戏都没发生过卡顿的现象,没跑过分,感觉有点LOW。
- 不玩游戏的话使用一天是可以的,毕竟大部分人不会像我一样每天很高的互动量,需要经常点亮屏幕使用手机。
- 因为我对声音不是那么敏感,经过与Xshot的对比,外放的音效听起来是差不多的,Xshot的低音好像好一些,而T1清脆一些。用魅族M8时代珍藏至今的耳机听了一下,实在听不出区别。
- 信号:对比前一部旗舰机Xplay3S,T1的信号稳定性要好些,我一般同时有2-3个手机在包里,有时候信号不好时会同时拿出来对比,T1的信号是稳定的。
- NFC、DLNA这些功能都没有测试过,基本用不上,没地方测。
系统
- 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死机、重启或弹出错误窗口。
- 可能是考虑到UI的一致性,屏幕调色的饱和度较高,JDI屏那种小清新的感觉不那么明显了,我比较喜欢粉粉的感觉,不喜欢颜色饱和度太高,跟官方反映过,回复说屏幕色调风格还没有最终确定,不知道最后量产机的风格会不会粉一些。
- 我大概2-3个月换一款旗舰手机使用,大部分旗舰手机为了以“功能强大”来支撑高溢价,功能都非常多而复杂,有很多旗舰手机的交互直到我换机的时候都没有熟悉过来,系统应用我也很少使用。而T1基本能在2天内完全熟悉,对于一个手机控来说,系统的易用性及体验的人性化令我非常满意。
- 我非常高兴T1没有把体感、声纹、眼球控制这些东西放进去,在设置里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复杂菜单,那个“强迫症选项”虽然只是少数人特别喜欢,但不可否认很有话题点。
- 体验过真机的业内人士对系统的动态及细节都不约而同表示赞叹,双侧键功能我设置为截图,特别是自由截图真是前所未有的方便。
- SmartisanOS是所有国产手机中,UI跟外观设计最匹配的,甚至从外包装到手机到UI,所有设计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方面魅族也做得非常好,这是罗永浩与黄章高度介入并统一管理整个产品设计体系的结果。而大部分国产手机对设计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几乎所有旗舰产品的UI跟手机外观甚至外包装在设计上是毫不相关的,如果创始人不兼任产品经理,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就会在不同部门之间产生割裂。
- 不知道锤子的系统音效是谁搞的(不会是张亚东吧),这些音效针对T1的音腔专门设计过,非常优雅动听,特别是文件名为”Pollux”这个提示音,每次微信响起听着都觉得特别舒服,我正在使用的另一台旗舰手机则有点尖锐,略显轻浮。T1的电话铃声是有署名作者的,这个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太TM有情怀了。音效是一个手机的内在气质,我觉得大部分厂商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 SmartisanOS不能设置背景壁纸,但可以设置锁屏屏纸,通体黑屏居中一匹白马很有冲击力,我经常没事就用实体Home键点亮屏幕看时间,这也是实体键的一个好处,毕竟电源键在机身顶部,单手按起来不方便,而电源键在机身侧面的话,拿起手机的时候总是误按。
能完整显示一张壁纸是摄影师最大的强迫症
- T1定制的输入法也做得比较好,用的是触宝输入法,词组预测准确度居然比搜狗和QQ输入法还要高,但我在别的手机上下载了一个通用版,却没有T1定制那么好用。
- 点评一下大家最关心的拍照功能吧,目前工程机的拍照画质已经和主流旗舰区别不大,但是录像功能仍然不稳定,会出现失焦或模糊的情况,此外对焦速度是没有FIND7那么快的,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对焦会有点犹豫。
- 原谅我的肤浅,其实我不是搞机爱好者,我没有一个一个功能地把系统遍历一次,但是常用的功能都测试了一下。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我是在使用应用而不是玩系统,对于最常操作的一些系统功能:屏幕下拉菜单快捷键、解锁屏幕、九宫格等等我认为易用性做得非常好,而我对易用性的定义是:当你使用的时候,你甚至对这个操作没有印象,因为基于一种自然的经验就完成了操作,而如果系统难用的话,印象应该会比较深刻。这种设计方式其实就是老罗说的上瘾式设计,越易用就越容易上瘾。
对于T1的体验及看法,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如果没有提到你想了解的问题,可以在评论里交流。
我目前的手机使用状态是这样的:T1为主力机,放的是流量卡不能打电话,主要用于日常的工作处理及沟通,Xshot是备用机,装的是4G卡,主要用于打电话及拍照,也会用于刷微博及图片处理,因为我实在太喜欢有快门键的拍照手机了。这两个手机的尺寸都是5.5以内的,非常适合单手操作。
我对锤子的一些看法
我来到微博有5个月了,我决定不再写文章的原因,多少都跟罗永浩有点关系。
我监测锤子2年了,见证舆论上的每一个波动,直到手机发售的这一刻,我认为罗永浩用产品向市场证实,并不是只有价格战和卖芯片才能成功,从一个细分市场切入,满足特定用户的体验及精神需求,也能做出让人尊敬的产品,我在监测的时候,真实地感受到这些为产品欢呼的人,对发货日期那种热炽的期待,那种“你只管认真,我们帮你赢”的粉丝文化,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冲击。
《失控》作者凯文•凯利说过,“互联网企业向巨头集聚,巨头体量越来越大,在短时间内这是自然而有利的,但长期来看,还是会有一些边缘化的公司颠覆产业。”通常这样的边缘产业,就是巨头不够注意的小众市场(赚不到大钱),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他就可能会爆发。
不可否认手机已经是完全的资本游戏,市场和供应链会向少数的大企业集中,小品牌会逐渐消失,我看到的情况是,垄断越严重,基于大量出货而设计的产品就越平庸(包括三星这样的品牌),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打击一些真心想把产品做好的创业者呢?哪怕他会失败,但没有这样的创业者来搅局,我们以后只能使用便宜但平庸的产品,这样真的好吗?
一款定价3000的产品,线上发布能有现在这个预订量及影响力,在我监测过的国产手机当中,这样的纪录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有些营销不算太成功的产品,在线下卖3000块以上还是可以卖得非常好的,但这些产品主要得益于渠道红利,就不必要比较了。因为互联网的透明化,大部分手机是无法在线上卖出3000这个单价的,在线下促销员面向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用户,可以通过强大的口才说服顾客,在线上却是要面对几亿用户敲打的,任何优缺点都会被放大传播。
我觉得老罗有一种坚持的毅力,他并不只是贩卖产品本身,他还贩卖了梦想,一个草根通过努力,通过认真,是可以把一件事做成的,而且他让粉丝们一起来参与构建这个梦想,从做手机前的两百多万粉丝到今天七百多万粉丝,意味着至少有500万粉丝是见证甚至参与了这个梦想成就的过程。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自己成就一个梦想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参与及见证一个梦想,仍然是激动人心的。
我一直认为,这个市场上所有希望重复一次小米成功的方式都不再有成功的可能,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经不复存在,唯有独辟蹊径才有可能从小众突破为大众,也就是老罗说的先占领精英,再影响大众。手机已经从通讯工具进化为时尚产品,时尚产品是不断更新的,所以永远都有机会,小米再厉害也只是满足了人性的其中一种需求而已,而人性是复杂及多元的,所以每个细分领域足够认真的人,都是有成功机会的。
在碎片化的时代,人的天性就是追求个性及差异化来标签自己,所以我鼓励那些在细分领域认真做好产品并努力把品牌往上提升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努力过市场就要让他们成功,而是这种做法符合用户价值。
Smartisan OS的用户价值在哪?
Smartisan OS诞生的时间比较短,虽然完成度还不够高,但是从现有的角度来看可以观察到产品背后的思路非常好。在所有能输出内容的地方,锤子都做得非常好,例如锤子便签已经成为很多大V发长微博的标配(我为此专门对比过好几款旗舰手机的便签功能,体验惨不忍睹),锤子录音的打旗子功能,显然是从记者的真实应用场景中得到的灵感,而锤子播放器在打开那一刻,映入眼帘的黑胶唱片及可以调整的唱针,还有身如其境的光影细节,令人忘记了在听廉价的电子音乐,很好地还原了音乐的艺术性,这些根据场景化的设计都在无形中让使用手机的人更体面,更优雅。
这些设计并不需要动用到科学家,只需要用心就够了,场景化设计是一种真正重视用户价值的产品思维,因为所有这些输出的内容,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交生活中其他人对机主本人的看法,更有助于表达机主的个人风格及气质。而大部分的手机产品,目前都是工程师思维: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能用就行了。
我曾经说过,未来决定一个产品的高度,主要障碍在于产品经理个人的知识面及修养,锤子便签、播放器、锤子录音等等的产品细节,还有那些令人惊喜的音效及壁纸,恰恰反映了老罗作为产品经理对跨行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些都需要丰富的阅读及学习过程,你没有钻研过黑胶唱片,没有钻研过字体与设计的关系,没有把心思放在用户上,你做不出来这样的产品,而大部分品牌创始人都忙于制造芯片,忙于处理供应链,忙于出差应酬交际,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这些。
所以我觉得手机行业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以拍照手机为例,大部分产品经理都不是摄影师,也不是设计师,既不会拍片又不会品片,最多也只能做出画质好的手机而已(其实就是卖摄像头),其实摄影≠画质,音乐≠音质,
这两个领域都大有可为
锤子手机值得买吗?
有些人总替他人着急,说一千以上的手机不值得买,两千以上的手机不值得买,三千以上。。。其实30万的车跟200万的车差别不会太大,就像雅阁跟辉腾一样,超出30万的那些功能你也很少用得上,对买的人来说并不是这车值不值200万的问题,而是他觉得自己的价值就在200万车子那个层次上,他需要肯定自己的价值,需要跟别人有点不一样,仅此而已。如果安卓世界最终被性价比和卖芯片的产品占领,那真的是一种悲哀和倒退,我们只好回去使用苹果了。
性价比是穷人思维,虽然我也是穷人,但是我会希望通过使用好的产品,逐渐摆脱这种思维定势,如果我只能听劣质MP3,看模糊的网络电影,只能接触没有艺术感、没有设计感的产品,我就永远活在穷人堆里,思想境界就永远上不去,也永远做不出直指人心的好东西。手机并不是非常昂贵的固定资产,而且一天要带在身上16个小时,所以我的购买原则是在能承受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其实如果不是苹果的封闭体系导致不太好玩,苹果也是令人很喜欢的,虽然在一线城市有点泛滥。
记住,人生中最大的远见是认同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眼界,这样才能进入更高的圈子里去。
有次跟出家人吃饭,在座有人问出家人:请问师父,世界上有奇迹吗?出家人是这样回答的:当你对一件事情背后的规律还没有理解时,这件事情的成功对你来说是奇迹。但当你知道了事物背后的发展规律及成功的方法论时,这个就不是奇迹了,这是别人努力的结果而已。
不要轻易嘲笑别人的理想,可能是你的眼界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而已。
我爱这个世界,所以我不写文章了,我要去做好产品,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欢乐。
==========================
我对手机行业产品及营销的思考,都在我微博上的置顶文章中,前期的文章有点稚嫩,但也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最后一篇文章就不设打赏了,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包容与支持,我只管认真,你们帮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