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书房#《孙子兵法》【43】
(2014-05-05 08:36:38)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判断力是创造力的前提。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知道自己必败,比知道必胜更重要。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学习笔记】
孙子讲五个知胜之道,讲的是知胜之道,不是制胜之道,这还是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不指望在战场上靠运气获胜,而是在必胜条件下一战而定。所以第一条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动手之前,你要知道能不能赢。
这就对判断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怎么知道自己必胜呢?你认为必胜,结果真的就胜了,次次都这样,那你不成了神仙?
我的实际工作体会,必胜不可知,必败则是可知的。
创意一个方案,对于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出创意”,而是“有判断”,随时知道自己默戏兵推走到了哪一步,能不能得手。以“能得手”为标准来创作,得到一个方案后知道自己得手了,或者知道不行,这样不能得手,重来。
所以说判断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在判断中创造,才是真正的创造。否则就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创意的火星四处迸发。那怎么办?那就只能“狂夫之言,圣人择之”,让别人来做判断。
我们看到很多创作者,不能知胜,自己就放弃了判断的责任和权力,做一大堆方案,指望某一个被人相中,那就是苦命的原因了。
我们也看到很多决策者,不能知不可胜,一厢情愿,就想试一下,上马一些不可能成功的项目,或明显不能得手的方案。
黄光裕说,有三分把握就可以做。但是,人性的弱点都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再想想。
当我们觉得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减去三分就是七分。假如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那就有50%的概率获胜,那赢面已经非常大了。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前面讲的知胜知败,都是讲战前的判断。战后结果就出来了吧?
实际却不是。打仗是打完就有胜败,经营却不是!战后也不知道胜败。而且明明败了,大败,显示出来的结果却是胜的!?
这是怎么回事??!
是那败藏起来了,储蓄起来了,过一段时间再报复你,让你不可挽回!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创业的时候,胜败是很容易体现的,胜了就干成了,败了就赔了。但当一个事业起来之后,你做出了一个关键的错误决策,但是,由于上一次成功的惯性还在,你的市场还在增长。这时候你不知道已经伤害了自己,认为是调整有效,但还不到位,再调整调整。几次调整就面目全非了,市场掉下来了,你可能还不认为自己错,认为是“产品生命周期到了”,应该的。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创作千难万难,有判断最难。
合作千难万难,说服合作伙伴接受自己的判断最难。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学习笔记】
孙子讲五个知胜之道,讲的是知胜之道,不是制胜之道,这还是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不指望在战场上靠运气获胜,而是在必胜条件下一战而定。所以第一条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动手之前,你要知道能不能赢。
这就对判断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怎么知道自己必胜呢?你认为必胜,结果真的就胜了,次次都这样,那你不成了神仙?
我的实际工作体会,必胜不可知,必败则是可知的。
创意一个方案,对于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出创意”,而是“有判断”,随时知道自己默戏兵推走到了哪一步,能不能得手。以“能得手”为标准来创作,得到一个方案后知道自己得手了,或者知道不行,这样不能得手,重来。
所以说判断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在判断中创造,才是真正的创造。否则就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创意的火星四处迸发。那怎么办?那就只能“狂夫之言,圣人择之”,让别人来做判断。
我们看到很多创作者,不能知胜,自己就放弃了判断的责任和权力,做一大堆方案,指望某一个被人相中,那就是苦命的原因了。
我们也看到很多决策者,不能知不可胜,一厢情愿,就想试一下,上马一些不可能成功的项目,或明显不能得手的方案。
黄光裕说,有三分把握就可以做。但是,人性的弱点都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再想想。
当我们觉得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减去三分就是七分。假如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那就有50%的概率获胜,那赢面已经非常大了。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前面讲的知胜知败,都是讲战前的判断。战后结果就出来了吧?
实际却不是。打仗是打完就有胜败,经营却不是!战后也不知道胜败。而且明明败了,大败,显示出来的结果却是胜的!?
这是怎么回事??!
是那败藏起来了,储蓄起来了,过一段时间再报复你,让你不可挽回!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创业的时候,胜败是很容易体现的,胜了就干成了,败了就赔了。但当一个事业起来之后,你做出了一个关键的错误决策,但是,由于上一次成功的惯性还在,你的市场还在增长。这时候你不知道已经伤害了自己,认为是调整有效,但还不到位,再调整调整。几次调整就面目全非了,市场掉下来了,你可能还不认为自己错,认为是“产品生命周期到了”,应该的。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
创作千难万难,有判断最难。
合作千难万难,说服合作伙伴接受自己的判断最难。
前一篇:刀叉和蛋糕——传统手机厂商跟移
后一篇:美团——幸存者与通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