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错刀,一个人颠覆传统商学院
(2014-01-08 17:51:48)金错刀是老纪的朋友。
或者说,我们是十几年的朋友,从99年的那个时期我们就认识了,并且保持了一直的友谊。
2013年,他创业了。
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他过去积累了很多,完全是厚积薄发。
这一年,我明显能看到做为一个创业者的金错刀的不同。
这一年,金错刀也凭一己之力打开了一片天,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
这一年,他从一个非常谦和的听者成为光芒四射的演讲者。
这一年,他从一个观察者记录历史成为一个挽起袖子下场干活的创造者开创历史。
这一年,他一直为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鼓与呼,一直在传播“互联网思维”,“微创新”,有好事者还把马化腾的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演讲,与金错刀的痛点尖叫点爆点,并列为马7条金3点成为互联网思维的理论与行动法则。
他现在已经成了国内讲互联网思维最好的专家最好的讲师,也是国内研究小米的专家(这个绝对是没有之一)。
在2014年,他要成为最贵的讲师,他还要在这一年狗急跳墙!
===以下为《彭博商业周刊》的文章===
2013年11月的一个周末,智美新媒广告公司创始人刘熠鹏爬起来,开车穿过半个北京城,直奔海淀一家星级酒店。酒店的会议室里,他和10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高管占据了几张大圆桌,每人面前摊开一堆讲义和笔记,在这样的"微型商学院"听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回忆他如何在网上发动营销大战。
刘熠鹏听得聚精会神。“我就是冲着着黎万强来的。”他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说。媒体人出身的刘熠鹏并没有选择去几大商学院深造。“我一些朋友和客户经常建议我去长江读个MBA、EMBA,其实就是拓展人脉。”他认为,互联网提高了社会透明度,花几十万和那些老派企业家纯粹套近乎已经不再值得。“我和我周围很多年轻创业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信邪。现在该做的是把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做好。”
与传统商学院动辄过百人的全职教、气派的教学楼相比,刘熠鹏就读的“商学院”有些寒酸。当22年前MBA教育初次在中国试点时,很少有人敢想象中国的商科教育能够在今天百花齐放。有估算认为,2013年参加全国MBA联考,或以GMAT(世界通用商学院录取考试)成绩申请国内MBA院校的考生突破100万。EMBA的生源情况虽然没有确切统计,但十多年来,课程学费一路水涨船高,2013年长江商学院EMBA的学费接近70万元。
但如同其他传统产业一样,以互联网领衔的新经济革命正在冲击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教育形态。刘熠鹏的想法部分解答了那些从互联网气势汹汹杀过来叫板传统的创新平台饱受追捧的原因。过去,一张MBA学位证书成为许多人高薪工作有效的敲门砖,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利用互联网的特性,人们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再教育。结合中国的创业大潮,完成了商业管理普及的中国企业也急需更务实、更具针对性的商业教育。“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商学院正在接受来自这个剧烈变化时代的新挑战。
刘熠鹏参与的"微创新总裁营"的价格是5999元,为期两天,黎万强只讲半天,剩下一天半由主办者金错刀主讲。金错刀是丁鹏飞用了十几年的笔名。他在1990年代末进入媒体圈,之后去了企业。2013年5月,他从百度爱乐活辞职,创办“微创新研究中心”,进军商业培训。每场40到90人的公开课只是金错刀的业务之一,他给企业开内部培训课的收费标准是每天6万元,来回机票和酒店费用另计;他主持的私人董事会年费5万元,已有17人报名。如今不到40岁的金错刀每月入账数十万,金额还在不断上涨。一张嘴、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组成了金错刀一个人的商学院。
“互联网一来,把什么都干掉了。”金错刀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表示,“报纸、电视……商学院是下一头被干掉的‘恐龙'。”在媒体和企业之间徘徊多年的金错刀亲眼目睹互联网如何颠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对这头猛兽的力量坚信不疑。
在他看来,“哈佛商学院当年提出案例教学是领先于时代的,但现在互联网把工业时代的方法论全部推翻了,而商学院讲的还是过去的那一套,严重落后。今天的商学院卖的不是课程,而是品牌和圈子,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只讲‘干货'。”
与金错刀一样认为传统商学院不够“接地气”的还有林明军。他在创业前先后在TOM.com和腾讯工作,每天接触的不是厂商就是广告商,总觉得视野有限。为此,他在复旦大学和清华经营学院分别读了一个EMBA,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商学院的课程确实有深度,但讲的大部分是过去十几年的案例,跟现在的形势不太符合。”他说,“去年或者今年发生的案例讲得非常少,最多提一提。”
2013年3月,林明军创办了家居020网站“好家居”,试图把传统家居行业的资源优势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在坚定认为方向对但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肘,他报名参加了金错刀的课程。
金错刀选取的案例新鲜得多:小米、京东、凡客、雕爷牛腩、口袋购物,用林明军的话说,“都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儿”。案例的深度让林明军很满意,他很期待老师下一个研究项目。
第一次上金错刀的课,林明军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方案,“恨不得把整个行业所有项目利润都给吃光”,然后被金错刀批了个体无完肤。“金错刀说我定位太大,没法执行,得抓住一个痛点搞微创新,再慢慢向外辐射。”他回忆道。以互联网老兵自居的林明军当场跟金错刀吵了一架,最终却败下阵来,承认自己“OUT”了。
这是金错刀特意设计的“思维碰撞”环节。“商学院的用户体验太差,商业教育不能只是听老师讲,必须互动。”他说,“吵架也没关系,大家做产品经理,就是要PK。”
林明军也认为金错刀的课堂互动和商学院“有点不一样”。“商学院的教授一般先讲理论,留几分钟时间大家讨论,通常是给你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案例,让你思考怎么做。”他回忆道,“金错刀不是以专家的身份居高临下来指导你,更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来和你分享他自己研究出来的一套东西。”林明军认为,金错刀的方法很适用,他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商业培训模式。
金错刀说他这一套是向小米学来的,“小米做手机,卖的是参与感;我们做课程,卖的也是参与感。”他给每期学员建一个微信群,培训结束后继续线上互动。林明军最近学了金错刀的“消费者痛点”、“产品尖叫点”和“营销爆点”,感觉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脉”,激动得夜不能寐,在微信上大发感慨,吸引了不少熟人的关注。
“我们全靠口碑,有40%的新学员都是老学员介绍来的。”金错刀认为,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现在的人不再相信明星和广告,只相信社交和粉丝,口碑才是最重要的。
金错刀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开发商业培训课,“把这个产品做到极致,两天的课就要让用户尖叫。”他把课程快速迭代视为一大法宝:“清华一个讲品牌营销的教授,课程内容十年没变过,连段子都一样。我是每个月迭代一次,每次迭代20%。”雕爷牛腩在2013年5月开业,他在10月就做了一期“雕爷秘笈”;马化腾11月在腾讯WE大会上提出“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转眼就被他总结成“马七条”搬上课堂。他在筹备一门微信营销课程,准备2014年正式启动,定价9999元,附赠一款定价19999元的微信互动工具。他估计招100个学员“问题不大”。
从刘熠鹏的角度,愿意为金错刀课程买单的另一个理由是其“会做减法”。刘熠鹏见识过不少“名师”的培训,认为他们卖的是“感觉”,“说白了就是洗脑。”刘熠鹏亲眼见过一堂培后,导师乘机“打单”,热血沸腾的学员当场跪在地上刷卡购买更昂贵的课程。而他第一次参加微创新总裁营时,金错刀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今天不跳舞”,台下顿时一阵哄笑。"
“要做风口的猪。”金错刀牢牢记住雷军的这句话。“什么叫‘做风口的猪'?就是跟大势。”他说。从2013年7月到12月上旬,他已经开了7期公开课,价格比第一期翻了一倍多仍然场场爆满,中信、金山、UC、美的等多家企业都请他做过内训。如今,摆脱了创业之初的焦虑惶惑,金错刀踌躇满志: “我希望成为中关村最贵的创新教练。”
被金错刀反复强调的“用户体验”、“迭代”等都是互联网上耳熟能详的说法。《创业家》杂志总编辑牛文文认为,互联网彻底颠覆了商业世界,现在的创业者面对一片前所未见的新天地,以往的规律、法则全部失效。“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轻、更快、更社交,不在形式上浪费成本。”他说,“所以我们现在是现创现学,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就拿过来切磋切磋、讲一讲,这是更鲜活、更直接、更互动的学习,也更廉价。”
(全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