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硬入软:硬件必须死——小米电视发布的一点感想

脱硬入软:硬件必须死——小米电视发布的一点感想
一、小米在下一盘大棋
首先是一个问题,小米为什么值100亿美金?
前一段小米手机启动融资,估值100亿美金,我本能的以为是二级市场创业板泡沫蔓延到了一级市场,给一家手机制造商市梦率估值。因为现在的手机市场,除了三星、苹果和被微软收购的诺基亚,没有哪家手机业务能超过100亿美元。
很多雪友把小米定义为一家薄利多销的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业公司,现在看,确实是大错特错了。这不是小米这盘棋的棋路,雷军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今天小米发布小米电视,我重新开始认真思考小米的故事,倾听雷军的声音。雷军反复给投资人讲的故事是,小米不是一家手机制造商,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雷军强调,小米最重要的创新是“软件+硬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
大家明白了吧?小米在下一盘很大的棋。PE对小米的估值是按照腾讯、阿里、奇虎来估值的,小米本质上是想做一个平台。小米手机以微利甚至亏损来抢占屌丝市场,是互联网得屌丝者的天下的逻辑展开,小米手机不是手机,是一个流量的端口。控制了端口,掌握了通道,就可以搭台唱戏、招商引资、增值服务,想想腾讯用微信是怎么样把几个新手游瞬间推到人人打飞机的地步的吧!手机等硬件之于小米,就相当于QQ、微信之于腾讯,搜索、91之于百度,360安全卫士之于奇虎……,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哪怕烧钱几十亿美金,哪怕白送倒贴消费者,小米也要拿下这些端口,也只有拿下这些端口,小米才能值100亿美金。这个估值正好是仅次于腾讯、阿里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与奇虎并列。
二、小米的下一步棋
我认为,互联网社会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几张屏,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机的小屏,每个屏都是流量的端口,都是互联网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小米在稳住了手机市场之后,衔枚轻进,迅速杀入电视领域,估计$海信电器(SH600060)$ $海尔电器(01169)$ $TCL集团(SZ000100)$ $四川长虹(SH600839)$ $乐视网(SZ300104)$ 全都瞠目结舌了,家电们,战栗吧!
雪友@方新明 认为小米不会推出小米电脑。我认为这是传统制造业的思维,没有一点互联网基因,小米发布电脑根本不会考虑投入回报问题,他看中的那张屏,那个流量端口。我的推断是,小米电脑不仅会出,而且必须要出,这是互联网战略的必然结论。也许用不了多久,小米就会以同样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发布小米笔记本和小米平板电脑,传统电脑市场面临重新洗牌,我们拭目以待!
想一想,未来屌丝青年们的生活,没事手里拿着一台小米手机上网滚雪球,排队的时候拿个小米平板玩手游,工作时捧着小米笔记本敲代码,回家躺在沙发上看小米电视……四张屏,将通过软件、互联网连接为一体,一个小米社区,一个小米王国。就像果粉儿们通过APP Store组成一个苹果共和国一样,这不就是第二个腾讯、淘宝、奇虎嘛!你说到时候,小米值不值100亿美金呢?
三、为什么硬件必须死?
为什么硬件商必须死?这是借用@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老二必须死”的口号。
我在思考,以后电视会不会像360一样对消费者完全免费,签合约机,作为流量端口靠后续增值服务赚钱……!总之,小米电视的发布是太震撼了,太颠覆了!小米电视横空出世,传统黑电不用看报表了,直接可以扔了,胆子大的做空吧,就像iphone刚问世时的nokia,这将是传统家电厂商的噩梦。
很多雪友认为可能是老毛我反应过度,那么大的工厂和市场占有率能一下都变成废铁?当年苹果发布iphone的时候,诺基亚也是这么想的,那时诺基亚的CEO对iphone这种花里胡哨的产品很不在意,傲慢和偏见,结果……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12hand.png
为什么呢?
生活中离不开的几个屏,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机的小屏,每个屏都是流量的端口,这几个屏对软件和互联网来说非常重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掌控;对硬件却是红海,是纯粹的物理制造,没有任何特殊价值。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传统硬件商注定是要消亡的,跟企业的管理层有没有制造业经验和执行力没半点关系。因为,为了战略目的的实现,互联网企业不但有烧钱的决心,还有烧钱的能力,因为一级市场上PE们愿意高价融资源源不断的提供弹药。结果,就像京东颠覆苏宁一样,小米颠覆硬件,这就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这几张屏的竞争未来都可能没有任何利润,甚至免费供应,甚至最后倒贴消费者。端口最终免费化,硬件商没现金流怎么独立生存?传统制造商没有任何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资本市场的估值有根本不支持其烧钱血拼,如果传统制造业务产生不了足够的现金流,最后的命运就是二条路:一是被消灭;二是沦为附属的硬件提供者被软件商收购。
在一个颠覆性的时代里,一切皆有可能……
结论:脱硬入软,颠覆性时代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硬件没有护城河,Nokia、Moto的命运就是缩影,迟早都得沦为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的附属。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要赚钱,而不是去陪葬,要投就投经营软的商品的企业,白酒、医药、能源、货币、TMT……
某些硬件商,可能相对来说受互联网冲击小,暂时不会被颠覆,例如传统制造业的汽车、白电等,但谁能想到tesla等新技术的颠覆呢?白电业未来会不会也有tesla、小米等行业的颠覆者出现呢?天知道,与其提心吊胆猜下一个是谁,不如回避这些行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脱硬入软,这是我一贯的感觉,小米电视发布印证了我的这个直觉。我去年20元清空了格力电器,现在25元,战术上看是失误,战略上看是正确的。朱洪江走后,董姐的棋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拉个警察进管理层……。现在持有的唯一的制造业公司是福耀玻璃,本身就是寡头化的配件供应商,我想烧玻璃总不会被颠覆吧?不管是宝马还是tesla,玻璃总是要安装的。
A股银行白酒;B股红酒;美股烟草网游;构成了一个柔软而绵长的投资组合。《道德经》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PS.乐视网与传统黑电不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乐视电视和小米电视的竞争,我不看好乐视,因为与小米的产品能力相比,它又显得太互联网了
首先是一个问题,小米为什么值100亿美金?
前一段小米手机启动融资,估值100亿美金,我本能的以为是二级市场创业板泡沫蔓延到了一级市场,给一家手机制造商市梦率估值。因为现在的手机市场,除了三星、苹果和被微软收购的诺基亚,没有哪家手机业务能超过100亿美元。
很多雪友把小米定义为一家薄利多销的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业公司,现在看,确实是大错特错了。这不是小米这盘棋的棋路,雷军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今天小米发布小米电视,我重新开始认真思考小米的故事,倾听雷军的声音。雷军反复给投资人讲的故事是,小米不是一家手机制造商,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雷军强调,小米最重要的创新是“软件+硬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
大家明白了吧?小米在下一盘很大的棋。PE对小米的估值是按照腾讯、阿里、奇虎来估值的,小米本质上是想做一个平台。小米手机以微利甚至亏损来抢占屌丝市场,是互联网得屌丝者的天下的逻辑展开,小米手机不是手机,是一个流量的端口。控制了端口,掌握了通道,就可以搭台唱戏、招商引资、增值服务,想想腾讯用微信是怎么样把几个新手游瞬间推到人人打飞机的地步的吧!手机等硬件之于小米,就相当于QQ、微信之于腾讯,搜索、91之于百度,360安全卫士之于奇虎……,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哪怕烧钱几十亿美金,哪怕白送倒贴消费者,小米也要拿下这些端口,也只有拿下这些端口,小米才能值100亿美金。这个估值正好是仅次于腾讯、阿里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与奇虎并列。
二、小米的下一步棋
我认为,互联网社会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几张屏,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机的小屏,每个屏都是流量的端口,都是互联网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小米在稳住了手机市场之后,衔枚轻进,迅速杀入电视领域,估计$海信电器(SH600060)$ $海尔电器(01169)$ $TCL集团(SZ000100)$ $四川长虹(SH600839)$ $乐视网(SZ300104)$ 全都瞠目结舌了,家电们,战栗吧!
雪友@方新明 认为小米不会推出小米电脑。我认为这是传统制造业的思维,没有一点互联网基因,小米发布电脑根本不会考虑投入回报问题,他看中的那张屏,那个流量端口。我的推断是,小米电脑不仅会出,而且必须要出,这是互联网战略的必然结论。也许用不了多久,小米就会以同样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发布小米笔记本和小米平板电脑,传统电脑市场面临重新洗牌,我们拭目以待!
想一想,未来屌丝青年们的生活,没事手里拿着一台小米手机上网滚雪球,排队的时候拿个小米平板玩手游,工作时捧着小米笔记本敲代码,回家躺在沙发上看小米电视……四张屏,将通过软件、互联网连接为一体,一个小米社区,一个小米王国。就像果粉儿们通过APP Store组成一个苹果共和国一样,这不就是第二个腾讯、淘宝、奇虎嘛!你说到时候,小米值不值100亿美金呢?
三、为什么硬件必须死?
为什么硬件商必须死?这是借用@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老二必须死”的口号。
我在思考,以后电视会不会像360一样对消费者完全免费,签合约机,作为流量端口靠后续增值服务赚钱……!总之,小米电视的发布是太震撼了,太颠覆了!小米电视横空出世,传统黑电不用看报表了,直接可以扔了,胆子大的做空吧,就像iphone刚问世时的nokia,这将是传统家电厂商的噩梦。
很多雪友认为可能是老毛我反应过度,那么大的工厂和市场占有率能一下都变成废铁?当年苹果发布iphone的时候,诺基亚也是这么想的,那时诺基亚的CEO对iphone这种花里胡哨的产品很不在意,傲慢和偏见,结果……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12hand.png
为什么呢?
生活中离不开的几个屏,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机的小屏,每个屏都是流量的端口,这几个屏对软件和互联网来说非常重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掌控;对硬件却是红海,是纯粹的物理制造,没有任何特殊价值。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传统硬件商注定是要消亡的,跟企业的管理层有没有制造业经验和执行力没半点关系。因为,为了战略目的的实现,互联网企业不但有烧钱的决心,还有烧钱的能力,因为一级市场上PE们愿意高价融资源源不断的提供弹药。结果,就像京东颠覆苏宁一样,小米颠覆硬件,这就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这几张屏的竞争未来都可能没有任何利润,甚至免费供应,甚至最后倒贴消费者。端口最终免费化,硬件商没现金流怎么独立生存?传统制造商没有任何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资本市场的估值有根本不支持其烧钱血拼,如果传统制造业务产生不了足够的现金流,最后的命运就是二条路:一是被消灭;二是沦为附属的硬件提供者被软件商收购。
在一个颠覆性的时代里,一切皆有可能……
结论:脱硬入软,颠覆性时代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硬件没有护城河,Nokia、Moto的命运就是缩影,迟早都得沦为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的附属。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要赚钱,而不是去陪葬,要投就投经营软的商品的企业,白酒、医药、能源、货币、TMT……
某些硬件商,可能相对来说受互联网冲击小,暂时不会被颠覆,例如传统制造业的汽车、白电等,但谁能想到tesla等新技术的颠覆呢?白电业未来会不会也有tesla、小米等行业的颠覆者出现呢?天知道,与其提心吊胆猜下一个是谁,不如回避这些行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脱硬入软,这是我一贯的感觉,小米电视发布印证了我的这个直觉。我去年20元清空了格力电器,现在25元,战术上看是失误,战略上看是正确的。朱洪江走后,董姐的棋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拉个警察进管理层……。现在持有的唯一的制造业公司是福耀玻璃,本身就是寡头化的配件供应商,我想烧玻璃总不会被颠覆吧?不管是宝马还是tesla,玻璃总是要安装的。
A股银行白酒;B股红酒;美股烟草网游;构成了一个柔软而绵长的投资组合。《道德经》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PS.乐视网与传统黑电不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乐视电视和小米电视的竞争,我不看好乐视,因为与小米的产品能力相比,它又显得太互联网了
后一篇:小米“退烧”:拼硬件已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