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团队基层管理工作一点点思考
(2012-01-14 15:01: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经典好文章常读 |
做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团队管理工作,磕磕碰碰,如履薄冰,也有了一些个人的感悟和体会,一直想回顾与思考一下,做一个简单的沉淀与总结。这次参加完jwu大师的《打造IT行业的梦之队》的分享,又唤醒内心对于团队管理的思考,就把它整理了下,希望和大家分享,欢迎拍砖,做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就当负面教材来学习:
1
对于基层管理者,可能会面对很多问题,比如你可能没有直接招聘权,很多人可能不是你招聘的,这问题上,个人体会是要长久计划,主动比被动强,TeamLeader一定要对自己的团队人才有个盘点,对工作职责有个明确划分,安排合适的人,再看看缺哪些人。这信息适当的时候传递给相关的上级,比如项目周报、例会上提到人的问题。等到部门有headcount、校园招聘的时候就顺理成章把名单拿出来,这样也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
这次jwu《打造IT行业的梦之队》也提到一点说人在于精,不在多。不同工作性质的团队,可能会有些不太一样,或许有的岗位就需要多一些运营和运维的人,有点需要多一些创新性多一些的人。但讲究质量,不是数量,我觉得还是大多数的招人的方向。
能否团队找到合适的人,对一个团队能够持续发展,提高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些人不仅帮你搞定眼下的事情,还会帮你想出很多未来要搞定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才能解放你自己。
2
3不仅仅关注事,还要关注人
作为TeamLeader关注事情是否完成,关注人是否成长也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整个团队来讲,适当TeamBuilding,有利于团队融合,团队关系理顺了,很多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4流程是工具,不要成为包袱
1规定过程,保证结果可控性,以及后续结果可持续输出;这点jwu大师已经提到。
2分清职责,明确分工,减低沟通成本。
第二点,我就举一个我遇到的一个例子,我们开发同事和运营同事在一个项目组当中,因为沟通等问题,执行力比较差,后来大家就坐下来,制定出流程,规定职责,比如:需求会的会议纪要什么角色来发,谁来跟进,功能谁验收的,时间是多长等等,需求文档要详细到什么程度,模板是什么等等。这样以后沟通成本少很多,特别是项目比较多的时候,团队
成员角色比较多的时候,效果会好很多。如果人就3-4个就不需要很复杂的流程了,流程本身也会消耗资源的。
5梯队、还是梯队
其中一个中心是“后台开发技术深度与广度”,三个基本点是“产品意识”,“团队意识”与“运营意识”。让骨干要不断问自己:
“产品意识”
“团队意识”
“运营意识”
然后在实际的1-2项目中执行这些工具,充分授权给他(这很关键),让骨干成长起来。
培养好骨干,就在团体中树立榜样,这样后续的人就有一个目标,团队就有向心力。
这个梯队也是你往提拨,到其他岗位轮岗的基础。
没有一个好的梯队的团队,TeamLeader角色多半是足球运动场上满场跑那种,很累,每天加班到深夜…..
6宽于待人,严于纪律自己
7向上管理也是一种管理
8处理好会议
其次,要控制好你团队的开会习惯,尽量每次会议有主题,有结论,明确开会时间,需要多久,不要不计成本的开会。其中很关键一点会议前的工作一定要做足,关键人物一定要到场。多强调白板文化,很多数据和讨论在会下一对一就进行了,最终需要多方拍板的再留到会上决策,不要出现没有数据回去看看数据再来讨论,也不要会会都是头脑风暴会。
个人认为,一个出色的领导,一定要处理好开会这个事情,尽量不要让开会成为你的负担。
9考核是工具,重在平时
如何给下属考核,是基层管理年中和年末稍微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个人的体会是
考核的工作在平时,平时在划分小组和安排工作的时候,就思考的这块事情是否有价值,重要到可以写到绩效里面,如何搞定和搞不定,相关同事绩效如何评估。
另外考核也是管理工具,做得好的,一定要通过考核肯定和鼓励他。做到公平公正,让整个小组信服,这样才是良性发展的。
11关心他们诉求,建设一个开放、多样的团队
马斯洛模型,提到要关注每个人的需求,看看需求是在那个方面。
不要出现一种情况是:我已经给他定位为骨干了,他为什么不努力呢,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不是骨干。
如何处理老员工方面,容易一个误区是容易忽略或者冷漠他,个人觉得应该用人用长处,他能走到今天,一定有他的长处,挖潜他光和热,这个是双赢的。换一个角度思考,你能够处理好老员工,本身说明你也比较成熟,也是一种锻炼。
12警惕:人才在流失
13拒绝官本位
对于基层干部来讲,很多都是从一线技术人员成长起来的,当还是一个技术人员的时候
,一般会了解到一些的技术同事还是比较喜欢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领导。所以反过来,有一天你走到领导岗位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这个问题。总之,对于技术人员来讲还是要营造一个很舒服的环境给他。比较写程序还是一个体力和智力综合的活,只有在宽松和自由环境下才会有比较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