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听很多人在学习稻盛和夫,现在才认真地去阅读他的经典,并且很快地成了他的虔诚的粉丝,为什么?因为稻盛和夫带给我们一种纯净心灵、陶冶灵魂的使命,而这样的修炼会让每一个追求良善的人都去虔心努力修行。可以说,品格不正、行为不端、心术不正的人不可能了解和认同稻盛和夫的哲学,而踏上修行路的人,不过是“在路上”,我们的今生和来生都是为了修炼成一个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充满善意和利他之心的好人,战胜无数个小我之爱,奔向无数个大我之爱,当我们成就无私的真爱时,我们就超越了普通的人,向近于神的方向过渡。
领悟他的人生价值观
听来有些悬,原因是很多彻底的纯粹的追求都近于宗教,稻盛和夫也并不例外,他是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一个人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第二电),不仅缔造了京瓷40余年从未亏损的奇迹,而且创办了日本第一家从事电话服务的民营企业,成为日本第二大电话公司……虽然稻盛和夫在经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并不妨碍他坦然地向世界布道:
我们此刻生而为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净化自己,让自己的灵魂与心智到达更高境界的一段中间时间,对人类而言,此生形同一个修炼的道场。
当我们进入来生时,能带去的只有灵魂,物质的财产或名声都遗留在这里,更没有人可以跟我们一起走。一个人的感觉虽然寂寞,但还是要勇敢的迈向下一段来生的旅程,而那时候佩戴在身上的勋章,将是更美丽的灵魂、更光亮的心。
就好像我们欣赏宗教画或电影时,天使的身上总是围绕着耀眼的光芒,圣母玛利亚出现时也是光芒四射,佛陀的背后也有一个大大的光圈。我觉得,用这种手法来表现灵魂的光亮非常贴切,同时我也相信,如果我们都能磨练自己的心,我们的灵魂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通过稻盛和夫的分享,我们看到他的“人为什么活着”的人生观。他认为,人活着不是为了享乐或名利,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放弃小我之爱向大我之爱提升的一个过程。因此人应该学习少去考虑一己之私,多为利他和服务社会着想,做人如此,做企业当然也是如此。这可以说是稻盛和夫人生观和企业经营观的源头。由于这种开悟,稻盛和夫轻轻拨开人生迷雾,可以简单地对事物进行判断,去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并成就自己的成功人生。
在稻盛和夫的哲学里,很多来自佛教因果思想,相信命运和因果,也相信灵魂不死。他说:“命运乃轻纱,因果法则乃纬纱,两者交织的布就是人生。”他看到自然界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因此发展出了“共生”的思想,并告诉我们:动植物每个都有自我生存的“小爱”,同时也有与它物和谐共生成就宇宙世界的“大爱”,一旦“小爱”泛滥,就会如同“蝗虫效应”一般损人不利己,但只有“大爱”,缺少对自我生存的追求也会失去成长的活力,关键是平衡的掌握。自然界充满给予众生的大爱,整体而言过着共生的生活,因为所有的生命都了解,只求一己的繁盛必定导致对手的灭亡,而自己未来也会走入疲惫衰竭之途。因此,佛教提出“知足”,也成为实践共生生活的关键词。大自然的法则绝不是“弱肉强食”,而是“适者生存”,这从某种意义上也验证了达尔文的科学论断: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强者或聪明的,而是适合的。通过对“大爱”和“小爱”的分享,盛道和夫发展出了他的竞争与共生的理论:竞争并非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寻找适者生存的规律;共生也并非托拉斯般的捆绑在一起形成垄断,而是为了互补共生成一个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的和谐宇宙世界。
感受他的企业经营哲学
了解了盛道和夫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再来感悟他的企业经营哲学,就不难理解了:
一要回到原点进行思考:何谓正确的做人准则?“不要撒谎,不要贪得无厌们不要给他人添麻烦,要正直……”在20几岁经营一个只有28名员工的小厂时,盛道和夫就是靠母亲小时候教导他的做人准则在教导员工,他认为,有了规范和价值观做指引,经营就不会迷失方向。这一点恰恰说出了企业建设上下同欲得价值观的重要性。
二要建立“以心为本”的经营。 “以心为本”具体体现在对待员工的仁爱之心,对待合作伙伴的利他之心,对待社会的回报之心。稻盛和夫说:“我的经营就是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一个中心点进行的。”当京瓷创立不久,一批大学生集体向企业要求应该持续涨工资的事件,给了稻盛和夫很大的冲击,从那以后,他将企业经营的目标从创建一个行业内、全国、全球闻名的公司转变为为了员工的生存和福利而战斗。反而是这种转变成就了他的企业和经营的辉煌。
三要遵循共生循环思想。其基本含义是:在保持人类社会、地球、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使人类与自然界形成良性循环。这基于一种彻底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人常常提到的“天地人三才”的和谐、和合生态、科学发展观等等思想是如此一致。其实也就是个人、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到共生和谐。
四是要制定光明正大、顾全大局的崇高使命与愿景。“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是京瓷的经营理念。这绝不是一个巨大的口号,而是对真理的具体践行。
五是将强烈而积极地愿望深入到潜意识中。他认为抱定企业成功的强烈愿望,设定超出现有水平的更高的目标,并未在未来某一时刻实现这一目标而倾尽全力是使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六是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价值观)X热情X能力。而且这其中思维方式即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因素,热情又比能力重要,本人高度认同。一个好的价值观构筑了我们的道德格局,是一切的根本。
七是要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他的价值观是:只要你不放弃,就不算失败。日益精进吧。
八是要不断创造新价值。创造新的需要、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把创新看成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和终身习惯。
九是要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支出最小化。他独创“阿米巴经营模式”,即将公司组织分成一个个“阿米巴”小集体,实行“单位效益核算”,设定的主要目标是追求附加价值,以最小的费用实现订单,以最小的费用创造最大的价值,使附加价值最大化。通过明确责任,透过细节部分的透明性,形成了彻底检验效益的系统。
记住以上9点的好办法:
1。在一张白纸上画着一个大大的黑色的圆点
2。这个黑色的圆点慢慢变成一颗红色的心
3。粉红色的血液在这颗红色的心里咕咕地流动着
4。这颗红色的流动着血液的心最终变成了一幅能够覆盖大半个天空的好大的愿景图画
5。人们手拉手、肩并肩站在下面虔诚地读着这幅愿景图画上书写的文字
6。图画越看越清晰,上面写着价值观、热忱和能力三个巨大的词
7。大家跳上这幅图画开始不舍昼夜地锄草耕耘着
8。随着大家的耕耘,图画上的变化日新月异,需要、市场、技术、产品四棵主要的果树不断长大
9。在这四棵果树下,大家自动分组,一起开会讨论如何节省成本、效益最大化
人物简介:稻盛和夫出生于1932年,是日本“经营四圣”中现唯一在世的实业家,他创办的京都陶瓷株式会社与第二电电株式会社均进入世界500强;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创设“京都赏”,每年表扬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人士;出任以年轻一辈经营者为招收对象的“盛和塾”校长,培育新世代经营者不遗馀力,其经营哲学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2007年,稻盛和夫的《活法》在日本销售突破50万册。稻盛和夫成为日本商界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