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衣电子商务蛋糕乍现 代客试穿“健康内衣”惹纷争

(2011-01-09 11:15:27)
标签:

杂谈

摘要:通过开会,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大家,这或许是某些领导的“流氓哲学”。此外,在一个企业内部的多个部门之间,也存在部门之间互相推卸、逃避责任的开会“黑洞”。“没有一个部门敢独立承担责任,那就大家一起讨论做决定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高层人士表示,“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遇到比较复杂的局面,个人难以判断,做不了主;二是面对重大决策,一旦做出判断影响很大,出现失误则要承担重大责任。”

http://pics.oeeee.com/4/cf/4cf33167c11f3e91/Thumb/135698/DCGC060701.jpg代客试穿“健康内衣”惹纷争" TITLE="内衣电子商务蛋糕乍现 代客试穿“健康内衣”惹纷争"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南都漫画:李亮

    A

    推卸责任

    有一些会议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推卸责任?

    “这是一种很消极的情况”,太和顾问首席顾问陈晓军表示,“有些领导开会是为了推卸责任,我要是不开会,那这件事做下来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旦追究下来可能就有人会说你没开会啊,你没告知大家啊,如果说我开了会了,我就把本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别人了,你看这些问题我开会的时候也已经讲了、已经安排布置下去了,甚至大家开完会已经签字或者签了责任书了,如果还出现问题那就是所有参会者没有尽到责任。”

    通过开会,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大家,这或许是某些领导的“流氓哲学”。此外,在一个企业内部的多个部门之间,也存在部门之间互相推卸、逃避责任的开会“黑洞”。“没有一个部门敢独立承担责任,那就大家一起讨论做决定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高层人士表示,“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遇到比较复杂的局面,个人难以判断,做不了主;二是面对重大决策,一旦做出判断影响很大,出现失误则要承担重大责任。”

    B

    划分派别

    “开会总要表达个人的态度和立场,有时哪怕是很客观地阐释,也总有人根据你的言辞将你划入某一阵营、归入某一派别,这就是一个被迫‘站队’的过程了”,上述企业高层表示,“一旦企业会议沦为政治斗争的场所,参会者往往为明哲保身只能选择沉默,达不到开会的目的。”

    开会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隐文化”。深圳合智企业咨询公司总经理何新云亦表示,开会要谨防陷入内耗和暗地里斗的陷阱之中。“中国人面子观念太重,与会者在自己说话的时候,总顾虑到自己的发言是否会伤及他人的面子,搞得别人不开心,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埋下隐患。往往开会的时候参加的人越多,发言者要考虑的对象就会越多。”(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中国人还有一种做‘狙击手’的心态,枪打出头鸟”,何新云称,开会的时候自己不说话,只等别人发表想法以后,开始评头论足,不但严重打击了提想法的人的积极性,还给大家造成一种观念,就是开会的时候“谁先讲话谁先死”,这样就导致创新的想法都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也没有人再去做发散性思考,群体智慧根本不可能发生激荡。再加上中国人的性格总体上偏于内向,甚至有很多人隐约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讲话“有点傻”。

    “有时候,领导一上来就‘定了基调’,谁还敢提反对意见?”上述企业高层表示。

    此外,开会也有可能被“工具化”,与会者的某种气氛也能达到会议的目的。“比如有的领导,很明显地说我要表扬一批人,打压一批人,震慑一批人。”陈晓军表示。

    C(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成本陷阱

    开一个会,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究竟有多大?

    很多公司往往只知道会议的显性成本,忽略了会议的隐性成本。“几十甚至上百上千号人,大家坐在那里一两个小时,这些人工资成本只是最表面的,还有很多‘机会成本’要考虑进来,譬如,开会的时候不让大家接电话,不能和客户沟通,中断一些经常性的工作所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不开这个会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这些都是开会的间接成本。”(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以成本分析法来权衡会议,会议的成本等于每个人的平均工资乘以3,再乘以2,最后再乘以开会的人数。为什么这么算?乘以3是因为劳动产出要高于平均工资(劳动产出是有利润的),乘以2是参加会议中断日常工作所导致的机会成本,最后乘以开会的人数,人越多成本肯定越高。如果这样做成本分析,大家就会比较慎重了,会先衡量开会的必要性。”陈晓军举例称,譬如日本太阳公司,为了提高会议效率,每次开会前都会按上述方法把整个开会的成本分析贴出来,清楚地告诉大家开这个会为达到某个目的要付出多少成本。

    “有的企业中的部门,早上一上班就接到几个会议通知,然后就把部门的几个人各自分配到不同的会议去。还有的企业规定,不参加会议就扣钱。”但反观那些会议,真的有意义有成效吗?陈晓军表示,“第一是主题不明确,会议准备工作做得太差,应该事先发给与会者的资料和信息没有发给大家,与会者也没有提前思考,很盲目地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地来开会了,有些人现场提一些很没有必要的问题,浪费时间;第二是会议时间掌控不住,计划开两个小时,结果开了三个小时,领导讲话预留15分钟时间,结果讲了一个小时。”

    会多,及至“会议经济”如今也盛行,“常常有酒店给我打电话推广各种会议套餐,甚至给个人提供额外的奖励积分,比起一般住酒店的积分要翻一倍以上”,美国星座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夏仲邦表示。

    “陌生和议而不决的议题,失去控制的会议时间,散漫的会场议程和秩序,这是很多企业开会存在的问题”,何新云亦表示。陈晓军称,现在有些外国企业开会时站着开,以提高效率,控制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