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0年投资收获总结
(2010-12-12 12:11:33)
标签:
转载 |
2010年还剩下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些事情可以开始反思总结了。
2010年A股和H股大盘指数,基本都是小幅波动,其中A股相对于年初小幅下降,H股相对于年初小幅上升。到目前为止,我的大概投资收益率为40%。主要贡献是H股,因为有年中和9月份的两次不算小的减持,H股总的收益率在56%左右,如果不减持,H股总的收益率在70%以上。A股因为全年坚守在招商银行和福耀玻璃,成绩很差,还是小幅的负收益,不过A股的仓位占比不大。
总的成绩单应该算及格,我也不想去过多的评介一年的成绩本身,重要的是这一年,我又学到了什么,强化了什么?
1)有弹性的个人资金链。
08年、09年,因为考虑到机会不错,个人资金链一直比较紧张。投资账户一直只进不出。
从2010年年初开始,清仓福耀玻璃提出资金XX万,9月卖出大部分味千,提出资金XX万。这些资金全部补充了个人的其它需求。从现在来看,福耀玻璃还没有回到我当初的清仓价位,味千虽然从后面又涨了25%,但是这个涨幅,我相信自己是无法控制和预料的。
还是那句话,投资是让生活更美好,大的黑白原则不会改变,但是在非黑非白的中间状态,或者个股有高估低估的时候,适当的考虑个人资金链情况,做一些调整是有必要的。
这是我2010年改变的的第一课。
2)好公司和好价格
30倍PE,增长率预期为50%的公司和20倍PE以下,增长率预期为30%的公司,到底买哪个?
如果是今年以前,我可能倾向于前者,但是现在我越来越倾向于后者。
因为我发现,能够连续几年维持50%增长速率的公司,太凤毛麟角了。很多时候,都发现只是一个幻觉,而你付出的高价格,却是真金白银。
而把增长率预期降为30%,甚至25%,你会发现可靠得多,并且很多时候会发现后面还有惊喜。20PE以下的价格买入,这钱赚的踏实的多。
当然,增长预期不是不重要,20%是我的底限,如果价格等其他方面非常合适,最少也要15%的增长预期。
归根到底,还是要控制买入的价格,不要为不切实际的高增长预期支付过高的价格,宁可降低增长预期。
3)好人和坏人
小时候看电视,总喜欢用“这是一个好人”,“这是一个坏人”来给角色定位。
可是现在,我发现在挑选公司时,非好即坏的错误,我们还在犯。
味千拉面不免费提供餐巾纸,因为这个我不投资;
味千拉面费用控制有失控,不能放心大仓位;
谭木匠公司管理有缺陷,我不放心投资;
有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的巨大风险,即使10倍PE的招行,我还是不敢大投资;
阿里巴巴太牛了,75倍PE时,我还不想减持!
上面的这些,有的是我曾经的错误,有的可能是别人犯的错误。
我的错误,有的后面已经更正,有的到现在还没有更正。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同样,要找一个完美的企业,也是不可能的,总是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
我们的企业,总是在面对一个一个的问题,今天解决了这个,明天新的问题又会出来。要谈完美,你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
我一直在想,巴菲特口口声声说了那么多的投资标准,为什么他只看了2份中石油的年报,就敢投资呢?他了解他的管理层吗?他理解中国的国有企业治理吗?......
我想,他一定看到了他确信的东西。确信的赚钱的机会。
所以,希望自己以后对企业要有更大的耐心,容忍问题、容忍缺陷、容忍不完美...
前提是,我要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我确信的东西。
4)换股
我念念不忘,在味千确定已经解决成本问题,我还是用7/8元的味千去换了部分28元的李宁。从这两个价位看,李宁股票没有优势。当时认为味千仓位太重。
我想这是愚蠢的理由。
半斤换五两的游戏,我以后绝对不能再玩。
狸猫换太子,至少接近,我才能有换股的操作。一定要看到另外一个股票、价格等方面明显好太多。
人生只能打20个孔的游戏,虽然做不到,但是这个理念应该坚守。
动的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5)怎样的评估一个企业
我们该怎样的去评估一个企业?商业为什么会赚钱?Roe为什么重要?毛利率和周转率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估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资金杠杆的作用和弊端?等等,这些问题我反反复复的想过,也比一年前更清楚。
我想,真正的理解这些东西,对我们评估企业,给企业估值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投资中,评估企业和估值,永远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