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股神安德烈·科斯托兰尼论股市

(2009-11-02 12:56:29)
标签:

杂谈

1,经济和股市的关系就象主人与狗一样,狗永远跑在主人的前面,但他离开主人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又会跑回来找它的主人;

 

2,每次证券市场萧条,大家对股票和证交所都感到由衷的厌恶,但我坚信之后都会出现新的时期,过去的一切伤痛会被遗忘,大家又像飞蛾扑火一样,再次走进证交所.即使他们不是主动上门,证券交易经济也会从中推波助谰,第一个当然是金钱这个诱饵.

 

3,经纪人和交易员从来都不靠股价指数的差价赚钱,而是按每笔交易向客户收取佣金.如果经纪人在一起聊天时,他们首先谈的是成交量,然后才识发展趋势.有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客户去找经纪人,想听取一些建议.经济人使出所有办法,劝他继续买进IBM的股票.经纪人说完后,客户才察觉到自己原本是想卖掉 IBM的股票."原来如此,"经纪人说"卖掉---这也不坏!"(试想一下,如果你一直持有,没有买卖,经纪人/证券公司如何能赚取你的佣金;除非你把 IBM的股票换成HP的STOCK,那他们就很高兴打电话跟你聊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你一买一卖中已经赚去了两笔佣金,实质上他们就是如此恶心的家伙。)

 

4,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长跑者,也是最终胜利者;投资者把宝押在绩优股上,涵盖各个行业,涉及多个国家.他不会过度看重或挑选特殊的未来行业,很多投资者根据本国或其他国家的股票指数选择股票.也因此,指数基金越来越受欢迎,过去几年内,积累了几十亿美圆.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绩优股,是最方便的方法.从另一方面来看,投资者和证券玩家也截然不同.长期来说,证券玩家永远是输家,而投资者,不管他何时进入证券市场,从长远来看,都属于赢家,至少过去一直如此,因为从股票总体情况来看,崩盘之后,总会不断达到新高纪录.我承认,投资者用少量金额,不会在短期内成为百万富翁,但长期来看,他却能积累出巨额财产.世界上最富裕的投资者WARREN BUFFET,通过投资成为美国第一富有的人.尽管如此,大多数的投机人士仍然以为只有不断买进卖出,才能赚钱.

 

5,记住这条准则:一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全部的证券交易理论都以此为基础.

 

6,有战乱和火药味的地方,是投资者应该远远避开的地方;

 

7,股票市场看来毫无希望,当工业扩张的速度放慢,甚至出现停滞的时候,联邦银行放宽贷款规定,打开资金闸门.吸入第一口"氧气"后,市场重新活跃起来, 证券价值直线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见.多年来被压抑的涨势潜力,引发了真正的指数狂飙,因为自己和心理因素同时转成正面.正如我所确定的,资金是证券市场的氧气,过去如此,将来也一样.

 

8,证券市场对利率提高或降低的反应有多快,要看大众的态度。如果市场参与者和几年前一样,对利率非常敏感,他们就会在通货膨胀刚出现时,作出反应,卖掉股票,停止买进股票。于是预期中央银行提高利率的心理出现,等到利率真的提高时,大家的反应反而变小了。相反地,如果投资者重视企业获利以及经济指标,就可能发生即使中央银行多次提高利率,股票行情仍然继续上涨的局面。此时,就会产生失衡现象,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机会。因为,最迟12个月后,指数会跟上货币。因此中央银行强势提高利率后,指数回跌只是早晚的事,而之前的气愤越热烈,崩盘的情况就越厉害。如果谁能看出这种平衡,便可及时推出市场,而放空的投机人士更会大赚一笔。

 

9,只要利率下降,人民群众就会蜂拥的冲入股票市场,这种现象过去一直发生;JOHNSON总统在1967年宣布: 我将尽一切力量降低利率 ,听到美国总统说出这样的话,投资者马上从床上跳起来冲入WATT STREET,随后,指数大涨,而当提高税收的法案在国会搁置两年时,股势涨得更加凶猛。

 

10,在证券交易所里赚钱,不是靠头脑,而是靠坐功;耐心是证券交易中最重要的东西,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见的错误,谁缺乏耐心,就不要靠近证券市场;

 

11,根据我的经验,在证券市场里,每一次的行情大涨和大跌(股票,债券,期货,原料,贵金属)都有三个阶段所构成:修正阶段;调整或相随阶段;过热阶段。

 

12,暴涨和暴跌是一对分不开的搭档,崩盘通常以暴涨为前导,而暴涨都以崩盘结尾;一再重复,周期循环。证券市场400年来的历史便是一连串由暴涨和灾难所交织成的,这是一个永恒的法则,每次证券市场中的崩盘和溃散都以暴涨为前导,而每一次的暴涨都一崩盘而收尾。

 

13, “ 逆向 ” 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只有少数人能投资成功,关键在于与众不同,并相信自己 ” 我知道,其他人都是傻瓜 “ ;要想在股票市场赚大钱,你必须是一个固执的投资者,而且必须逆向操作。

 

14,聪明的投资者要做到不理会大众的不安情绪,在指数过度下跌时买进股票,这才识考验的开始。之后,他还必须有强悍的神经,坚持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继续下跌。即使克服了这些困难,市场开始上涨,投机者还要面对回跌的情形,在指数持续上涨的过程中,行情回跌总是一再重复出现;如果不明白这种发展过程,就必须重新评估形势。如果诊断表示只是暂时性的波动,就要立场坚定,不要灰心。

15,我的座右铭是:凡是证券交易所里人尽皆知的事情,不会让我激动

 

16,我去餐厅吃饭,从不点waitor向我推荐的菜,因为他只想把这个菜卖出去;我去药店买药,也从来不买促销员推荐的药品,因为他们卖出去的提成很高;90%的证券投资建议和推荐也是如此,只有极少数的是好心的建议,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某家银行或集团为了向大众推销某种股票,所作的促销和广告宣传。他们写下非常乐观的分析报告,通过媒体和口头宣传四处传播,于是价格受到人为操纵,哄抬到高点,因为没有比向群众兜售行情上涨的股票更容易的事了。购买股票后又推动价格不断向上涨,当犹豫的投资者买进股票后,大家才会发现,那些乐观的分析只不过是一股热空气,但这时距离崩盘已经不远了。

 

17,我们必须知道哪些行业将从未来发展中获取利润,在发现行业后,还必须从中选出发展潜力最大的企业,再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但是小心!当大众发现成长型企业时,股票价格通常已经非常高,包括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增长,都已经先行反应在股票价格上面了。 Christony Eggs的原理当然也适用于具体行业,甚至是具体的股票。当整个市场还处于上涨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时,股票极有可能被超量购买了。(这也入格雷厄姆所说的,当一个股票的PE超过40的时候,估值就过高了。)

 

18,行业的繁荣和衰退,总是遵循相同的模式,开始时,出现大量新企业,这些切业生存的市场成长快速,即使最差的企业也能生存。随后该行业成长缓慢,速度减缓,对品质的要求提高。过程就像过柿子,大多数企业无法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于是灭亡,或是被合并,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会生存下来。

 

19,提前认知未来的成长型行业是非常困难的;没人能够在20年前知道MICROSOFT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没有人在一个世纪前知道WAL-MART今天的伟大;因此,我们最能够把握的,利益最大的投资,就是绝地逢生的企业,这些快要完全破产,完全倒闭的行业陷入了严重危机,亏损,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相对徘徊在谷底,但如果这些企业能扭转局面,重新获利,指数便会直线上涨。(PETER LYNCH说过,只要人们的需求还在,没有一个行业会灭亡,只会有某个行业衰退,但是只要它不灭亡;衰退到极点后,他们就会迅速恢复,猛烈上涨。)

 

20,图表可能赚钱,但是肯定会亏钱;认真负责的基金经理,他们都只能够争取跑赢指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跑赢市场;多数的基金经理的表现,比手中握住同一种股票长达30年之久的家庭妇女还要糟糕得多

 

  男人与狗

  有一个男子带着狗在街上散步,像所有的狗一样,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边。接着,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远,又再折回来。整个过程里,狗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他俩同时抵达终点,男子悠闲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跑来跑去,走了四公里。

  男子就是经济,狗则是证券市场。

  长远看来,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相同,但在过程中,却有可能选择完全相反的方向

  判断市场处于哪个阶段

  在出现不利消息时,市场并没有下跌,就是市场出现超卖,行情已接近最低点的征兆。相反地,市场对有利消息不再有反应,就是超买和行情暂时处在最高点的信号。

  如果行情下跌时,某一段时间里成交量很大,这表示有大量股票从犹豫的投资者手里,转移到固执的投资者手里。也就是说,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然继续下跌时,就是已经接近下一次上涨起点的信号。

  当成交量小,且指数还继续下跌时,就表示市场前景堪虑。相反地,当成交量愈来愈大,股票还不断看涨时,也是前景堪虑。

  当成交量小时,如果指数看涨,这种情形就非常有利。

  三种人

  巴尔扎克在一篇关于高雅生活的文章里写到,世上有三种人,工作的人、思考的人、和无所事事的人。真正的投机家是思考的人,但很多人却认为投机家是不用工作的人。

  证券交易所

  人类史上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出现在阿姆斯特丹。时值十七世纪,殖民时代开始之际。大家争先恐后地购买印度公司的股票,这是第一家有组织的殖民企业,成立于1602年。

  上涨与下跌

  这里的一切都取决于一件事,就看这里的傻瓜比股票多,还是股票比傻瓜多。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如果股票持有者迫于心理或物质上的压力,被迫出售股票,而资金所有者虽然想买,却无购买压力,行情就会下跌。反之,如果资金所有者迫切寻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并没有物质或心理上的压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会上涨。因此,一切取决于供给需求

  货币+心理=趋势。

  证券交易心理学

  投资者须具备四种要素:金钱、想法、耐心,还有运气。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耐心就是:2×2=5﹣1。

  暴涨和崩盘

  崩盘通常以暴涨为前导,而暴涨都以崩盘收尾,一再重复。它们是分不开的搭档。

  证券市场四百年来的历史便是一连串由暴涨和灾难所交织成的,其中大多数早被人遗忘,但有些事件改变了整个世界,被载入史册:17世纪郁金香灾难、数学毁掉法国、1929年的崩盘,等等。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的格言

  箴言:“心理造就90%行情”

  影响股价(特别是短期走势)起伏的原因,主要并非受自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是受制于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及心理因素。好消息未必一定令股价上升,大众对消息的反应才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

  格言

  • 1、哲学家叔本华说过:“金钱就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渴。”
  • 2、根据我的定义,百万富翁是指不依赖任何人,以自己的资本,就能满足自我需求的人。百万富翁不用工作,既不用在上司面前,也无须对客户卑躬屈膝。
  • 3、根据我的经验,有三种迅速致富的方法:

  第一,带来财富的婚姻;

  第二,幸运的商业点子;

  第三,投机。

  • 4、在长达80年的证券交易中,我至少学到一点:投机是种艺术,而不是科学。
  • 5、大家是否该跻身名人之列,也做个投机人士?

  基本上,这取决于两件事,即物质条件和个人性格。关于前一个前提条件,我牢记一条座右铭:

  有钱的人,可以投机,

  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

  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 6、任何一个软件顶多只和它的程序设计者一样聪明。
  • 7、总而言之,投机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确,毕竟是个想法。这是投机家和证券玩家的基本差异。
  • 8、任何学校都教不出投机家,因为投机家的工具,除了经验外,还是经验。
  • 9、成功的投机家在100次交易中,获利51次,亏损49次,他就靠这差数为生。
  • 10、只要有想像力,老的东西,甚至老古董,都有机会再翻身。
  • 11、一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全部的证券交易理论都以此为基础。
  • 12、货币之于证券市场,就像氧气之于呼吸,汽油之于引擎。
  • 13、投资者分两类,固执的(投资者和投机人士)和犹豫的(玩家),胜利者是固执的人
  • 14、对我来说,技术状态只和一个问题有关:股票掌握在什么人手里。
  • 15、固执的投资者需具备四种要素:金钱,想法,耐心,还有运气
  • 16、根据我的定义,一个人是否有钱,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少财产,而在资本是否完整无缺,有没有负债。
  • 17、我非常赞同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耐心也许是证券交易所里最重要的东西……我为证券市场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学公式:2*2=5-1

  • 18、这是个永恒的法则:每次证券市场中的崩盘和溃散都以暴涨为前提,而每一次的暴涨都以崩盘收尾。
  • 19、大家必须训练有素、冷静,有时必须玩世不恭,不理会大众的歇斯底里,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 20、一种股票最后可能上涨1000%,或甚至10000%,但最多只能下跌100%。
  • 21、我的座右铭是,凡是证券交易所里人尽皆知的事,不会令我激动。
  • 22、最没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数发展趋势有关的讯息,这些都是先有指数,才有讯息的。
  • 23、真正的证券交易知识,是那些当大家忘记所有细节后留下的东西,大家不需要无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关键时刻指出正确的内在关系,并采取相应行动。
  • 24、在指数上涨过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机人士也能赚到一些钱;而在指数下跌过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赚不到钱。因此投资最重要的是普遍的趋势,其次才是选股,只有投资经历至少20年之久的投资者,才用不着太关心整体发展趋势
  • 25、投机人士必须比一般大众提前发现成长型企业,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在合理的价格时进场。
  • 26、M和W理论是最老的图表规则,我虽然不是图表主义者,但这两个规则常帮我的忙。
  • 27、投机中赚的钱是痛苦钱,先有痛苦,然后才有金钱。
  • 28、我的证券交易格言是:“看重小利的人,不会有大价值。”
  • 29、一名投资者是否成功,只有他的遗产继承人才能判断。
  • 30、职业投资者的工作,95%是在浪费时间,他们在阅读图表及营业报告,却忘记思考,但对投资者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有德国的华伦·巴菲特和证券界教父之称。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是德国最负盛名的投资大师,1906年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犹太人。早年学习哲学和艺术史,后父亲送他到巴黎学投资,大部分时间在德国和法国度过,娴熟金融商品和证券市场的一切,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股票见证人”、“本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有德国证券界教父之称,他在德国投资界的地位,有如美国的沃伦·巴菲特他的成功,被视为欧洲股市的一大奇迹,他的理论,被视为权威的象征。安德烈·科斯托兰尼是德国股市的无冕之王,德国的投资人、专家及媒体记者,经常以他对股市意见为依据,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或发表分析文章。

      他的投机生涯自从十几岁接触股票后开始,安德烈.科斯托兰尼就像染上毒瘾一样,从此深深的为投机的刺激和风险所着迷,有将近八十年的时间他都是在与各样的股票债劵货币期货等商品打交道,而且热此不疲,他也一直以投机者自居,且深以为傲。1929年的济大萧条科斯托兰尼获利不浅。二战之后,他大量投资于德国重建,稍后的经济复苏令他拥有大量财富。虽然他在35岁就赚得了足以养老的金钱,不过这不代表他的投资都是一帆风顺的,相反的还曾经破产过两次,他本身在自著中也承认本身在一百次投机当中只要有51次成功就算侥幸了,但也因为有了许多经验使得他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判断力并不断累积财富,更使曾在二次大战中失去所有家当的双亲,在瑞士安享晚年。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是他生前最后一本书,也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他的书不仅在德国畅销,也翻译成包括丹麦、希腊、中国、韩国等文字发行,全球已卖出三百万册。《一个投机者的告白》是安德烈·科斯托兰尼的投资智慧精华,除了有他对各个投资、投机市场的拨云见日的透彻剖析,还有他一生经典的投资案例。

      1999年见证百年金融发展的科斯托兰尼因病辞世,留下财富给继承者,但留下典范给所有的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