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看奥运 李春平奥运日记之八
《陕西日报》2008年8月15日
梳理激情
李春平
自奥运开战以来,北京连日赛事,对运动员来说,这是他们驰骋万里的疆场;对体育界来说,这是举世瞩目的盛事;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一场耐人寻味的盛宴。北京成了一个引发全球性激情的核心地带,所有的悲欢成败,都从这里传开,然后蔓延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人民为之喜,为之忧,为之叫绝,为之感慨。这就是体育的魅力。而此次北京奥运会,则把体育的魅力史无前例地放大了,让体育更具魅力,更具观赏性,更具东方文化特质。也因由赢得了全世界的惊叹!
从文化的大类来说,体育本身就是文化行为,因为它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随着学科分类的细化,使体育和文化具有了相对独立的两种不同的含义。我自己在观赏赛事时,通常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从力度上讲,它是运动的,是体育的。从内涵和表现内容讲,它又是文化的。从它借助的相关条件看(比如场地,器械),也是文化的。所以,在我看来,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包括两个层面:外在形式体现着它的体育属性,内在特质则体现着它的文化属性。而真正唤起我们激情的,是它的体育属性。令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是它的文化属性。
这几天,是老百姓激情飞扬的日子,很多人都有盯着电视狂欢的经历。我也是其中一员。当我们的国歌奏响的时候,那种激动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内心会立马腾起一种安慰,一种满足。这时刻,灵魂是纯净的,安适的,自在的,有种强烈的精神归属感——它属于自己的祖国。尽管,那些金牌并没有拿在我自己的手上,也没有放进国库里保存起来,但依然觉得就象放在自家屋里一样,没有彼与此的区别。它属于我们共有的财富。
我是一个有较好的自制力的人,激动过后,先把潮湿的眼睛擦一擦,把精神面貌恢复如初。然后好好地抽支烟,喝杯茶,轻轻地梳理自己的情绪,让先前的激情变成一缕烟云,慢慢淡化。一会儿,气定神闲了,自己该干什么还是继续干什么。咱们手上没有金牌可以抚摸,也没有坐在奥运现场观赏比赛,可没关系,咱们分享了,感动了,自豪了,甚至还得意洋洋了,我们获得了充实与自信,这就是我们普通观众应该得到的东西。我想,这就足够了。
于是,我们又回到现实中来。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天地,和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快乐。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充分地尊重它,认可它,并接纳它。我们在现实中也会象奥运健儿一样,树立一个理想的丰碑和目标,然后象奥运健儿那样去创造,去追寻。这就是不断让自己进步,不断跨越前面的障碍,不断地塑造和超越自我。这就是拥抱理想。从我个人的工作性质上看,将来我做得再好,小说写得再出色,国家也不可能为我而升一面国旗,奏一次国歌,顶多只是有更多的读者喜欢。这就是我的金牌。所以我不会做为我升国旗奏国歌这个大梦。但是,我不做梦不等于就没有梦,梦还是有的。毕竟,我的心中始终有一面不倒的国旗,有一首不停的国歌,任何时候都能给我鼓舞和力量。
2008-8-14于安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