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画家多,画展也多,看画展变得相对简单很多。
画家多不能代表美术界整体水平提高了,能用笔抹几下就是“家”了?“画家”、“书法家”这样的头衔就像当今社会上的名目繁多的“专家”一样,实际上良莠不齐的很。画展多是实事,现在,大小美术馆、画廊,甚至五星酒店、大型商场都可以承办名目繁多的专题展和五花八门的个展。有钱搞个展览不是什么难事,让媒体再忽悠一下,没准又增加了“知名度”,画的价格也许会再高上一成。
所以,观展要小心了!参展的难说是不是好东西,观者需要有比较好的心态和比较高的欣赏水平。什么是好画?这个问题不简单,无论古今中外,画都有其发展脉络、认知过程和“美”这个概念的纠结与完善,一句两句说不明白,这是真正的画家、评论家们需要研判的。作为一般观者,喜欢是第一位的,先有喜欢,再深入进去学习、了解、比较,这样就能逐渐知道喜欢的东西怎么样?有没有格调?才能逐步建立起审美概念和标准。看画、观展要淡定。
朋友的画室在一个高层的顶楼。没霾的傍晚,坐在屋顶的小花园里,西山落日一览无余。周六傍晚,到朋友的画室转了转,看画喝茶聊天。早我先到的有收藏、鉴定、画廊等多方“神仙”。雅玩儿之暇,用手机随手拍了他几张尚未完成、面貌各异的小品。手机拍照、灯光复杂,白平衡肯定是不准的,照片也是局部,仅可以看个大概,但大概也可以说明些大概的情趣,发上来,一起看看。
新闻联播的时候,我们几位一起出去吃了点东西。回到画室,朋友和我借点儿微醺,开始信手写字,从两字直至整首唐诗,从小纸板直至六尺整张。午夜,打道回府时没忘拿着“如是即安”等小幅。也确实,这样的周六傍晚用“如是即安”来说,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