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载阳

标签:
杂谈生活文化 |
知道上面印章的印文吗?一会儿告诉你。
外地的朋友来了,提出要去“新光天地”看看,就是建国路上大望桥东北的那家,于是开车拉着朋友前往。
从北三环到东三环一路环过去,周日的阳光依旧明媚,仲秋的风寒不改心情,一路聊着,不知不觉过了燕莎和长城饭店、过了中央电视台新的“鸟腿”大楼,国贸盘桥向东大望桥下左传再右转进了新光天地的地下停车场。
新光天地是一家高档店。说高档是因为这里集中了众多国际一流的品牌店,购物环境也充满了奢华的气息,这里空调开的热呼呼的,服务员尽着服务的义务,微笑、介绍、推荐,这样的品牌店里转弯购物的人自然不多,来的人们也多是秀着时尚、脸蛋和品牌,比划、品评、尝试着各类奢侈。
我口袋里的银子实在不适应品牌的价格,放朋友自己去饱眼福和享受购物的快乐,躲在地下一层的咖啡厅喝点东西、信手翻翻免费刊物,百无聊赖的耗着。逛商店实在不是我的长项。
朋友三小时后来找我了,手里一个大袋子。
“有收获啊”我如释重负。朋友坐下,脸上的表情让我有些莫名其妙,即不像是购物后的满足感,也不像是没买到心仪东西的失落感。
我盯着朋友的脸:“歇歇,喝点啥?”
“算了,肯定也不便宜,坐会儿吧。”朋友的声音有些疲惫。
“买好东东了,让我长长眼”我看着那个白色的大袋子,想着那里面会是什么玩意儿。
“买了个女包,COACH的”朋友从袋中拿出一个纸盒再打开纸盒中的布袋,一个黑色的女手包展现在我面前。
“COACH?不懂,不过看着不错,多少钱?”我边说边准备拿起包包仔细看看。
“纽约品牌,4500大元,GUCCI小一万,没舍得”朋友回答。
“啊”我的手停在半空,眼睛有点鼓。再仔细看了看那包,想象着这包在某个女人手中、肩上的模样和可能的背景,脑袋有点缺氧。
……
开车离开了这个“天地”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处上的时候了,一路上我们都没怎么说话。我没再提及那“包”,不礼貌,朋友也没有再提及关于那个“包”的事儿,“包”隔在我们俩中间,让本来熟悉的彼此有点陌生。我问朋友想吃啥,他说都行,于是我决定请他吃点北京小吃,那有爆肚、门丁肉饼、小米粥。并不是我不厚道,只是我想带着朋友尝一下日常普通的味道,这样的味道对他应该很熟悉或许也很陌生,不过舒舒服服中应该有回忆和记忆。
饭吃的不错,因为找了不喝酒的哥们来开车,所以我也陪朋友喝了点北京最普通的绿瓶二锅头。结帐的时候我把一条在一家叫“美廉美”超市购物的小票带了出来,“嘿,看看我的周末购物实录”我说,朋友看完,递给我一支烟,说:“实际都一样。”
实际都一样又都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是朋友。
对了,印章的印文是:“人在灯火阑珊处”
附购物小票明细:
牙膏一支
垃圾袋三包
84消毒液一瓶
纸巾六包
洗衣皂六块
龙门米醋两升
宽牌老抽两升
食用盐一袋
伊利酸奶四小盒
羊腿肉一块
牛腩一块
棒骨一根
若干蔬菜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