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恋爱心理 |
有些自身条件不好,又不愿意去奋斗的人会渴望着去“攀高枝”。我们的周围有不少想攀高枝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由于传统的男权思想的影响,想攀高枝的以女孩子居多。为了攀高枝,有些女孩子甚至可以不要自由,不要尊严,甚至不要人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网络论坛上出现了一股美女争嫁当代黄世仁的热潮。还有好事者列举了喜儿嫁给黄世仁的N多理由,N多好处,很有些为喜儿当初反抗黄世仁的蹂躏而扼腕叹息的味道!
其实,在80后,90后的眼里,“喜儿”与“黄世仁”早已经失去阶级的色彩,而变成纯粹的“穷人”与“富人”的概念。
那么,“喜儿”携手“黄世仁”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吗?
记得有一篇很性灵的文章叫《幸福总在山那边》。大意是说:我们看见某些人的生活很风光很完美,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山这边看山那边的他们。当我们走到山的那边看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也和我们一样充满着痛苦和无奈,甚至比我们还不幸。面对我们高攀的生活,其实就是在山这边看山那边的生活——看到的只是一种错觉,一种假象。当我们抛弃自我走进假象中的生活,我们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只有付出代价者自己最清楚——从这个角度,“喜儿”要嫁“黄世仁”,那一定是“喜儿”被“黄世仁”家族外表的光鲜蒙蔽了双眼。
那是不是门当户对的选择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也不一定。门当户对虽然会增加一点婚姻的保险系数,但它并不是婚姻幸福的关键所在。婚姻幸福的关键是心灵的相互交融。红尘中的男女大多在门当户对的状态下比较容易交融,而总有少数的一些恋人,他们会超越门第,超越金钱,甚至超越所有世俗的观点融合在一起。这种超越是不可预期的,这种境界是不可模仿的——如果有这种境界,“喜儿”要嫁“黄世仁”,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而那些世俗的家长死抱着“婚姻要门当户对”的观点,一心只想阻止“喜儿”与“黄世仁”恋爱,则是将婚姻简单化的体现。
婚姻从社会交换论的角度就是一种交换:物质的、情感的全方位的交换。如果双方的交换长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婚姻就会面临解体。不过,婚姻中的交换不像商品交换那样简单明了。婚姻中的交换很隐蔽很复杂——很多情感上的交换根本无法用金钱进行衡量。而“门当户对”的衡量标准仅仅就是金钱和地位这些外在的标准,根本就没有进入婚姻的核心标准。如果一对夫妻在情感上没有交换的愿望,金钱、地位上的交换就成为唯一的交换。在这种情况下,“门当户对”就成为选择配偶时唯一要遵守的法则了。
所以,女孩们,不要在恋爱中刻意寻找条件好(或条件差)的男孩,也不要刻意去寻找所谓的门当户对。让爱情和婚姻回归到自然状态下的相互吸引和彼此依恋吧!这才是婚姻稳固的真正基石,世上最和谐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