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w情感 |
分类: 婚恋心理 |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中都一直存在着过分渲染婆媳矛盾的现象。过分渲染婆媳矛盾确实对媳妇和婆婆都带来了很不好的心理暗示,对于和谐婆媳关系的建立十分不利!婆媳关系就真的那么难以相处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婆媳关系和其它家庭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一样,只要善于调整,一样可以其乐融融的。
以下是我就婆媳关系而做的网络在线答疑。在此和各位分享:
问:目前我看大多数家庭主要的矛盾往往都是发生在婆媳之间,做为媳妇是不是言听计从就是好媳妇?可我们和上一辈人之间观点肯定有些不同,那我们又该去如何和老人沟通?
媳妇和婆婆观念不一样是很正常的,而和婆婆观念完全一样是极其少见的。
那么,观念不一样的时候,媳妇该如何主动与婆婆沟通呢?
只要媳妇能主动和婆婆沟通,并且注意在沟通的时候保持内心的平静,注意使用委婉的语言,能够在非原则的事情上适当地退让,沟通就不会有什么困难。
那现实中为什么存在许多婆媳之间沟通不良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媳妇见到婆婆就有情绪?带着情绪是根本无法沟通的啊!
这里面就有一些内心的情结需要探索。当事人往往无法认识到,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内心,并获得自我的成长之后,婆媳矛盾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否则,任何的劝慰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益之计。
问:大家都知老人和我们年轻的想法不一样,也因此常常产生一些矛盾。比如我们现在想让孩子干净整洁,可是老人不这样:孩子吃的奶瓶也不洗,认为孩子马上要再喝的。孩子在地上爬脏死了也不管,认为孩子脏一点没问题。你说他(她)几句,老人却说:没什么,原来我就是这么带你们的,你们不是也很健康吗?
答:现在的孩子不是原来的孩子。就好比说:现在的人不是过去的原始人一样。原始人可以吃生的,但现代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吃,也吃不了。这个比方虽然有些夸张过度,但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却是事实。耐心地给老人讲道理,相信老人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老人不能接受任何新的观念了,就表示老人不大适合带孩子了。毕竟带孩子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而已。当然,有些老人不肯接受子女的新观念,可能并不是老人思维僵化而致,而是因为和子女的关系处理不好而导致的。所以,老人不肯接受子女新观念的时候,子女还要反省自己是否给予了老人足够的关心。如果老人没有从子女那里得到起码的关心,又如何积极主动地改变观念以更好地抚育自己的孙子(女)呢?
最后,还要说明一下的是:旧的观念虽然需要改变,但有些旧观念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老人的某些旧观念(比如不怕孩子脏的观念),只要不太过分,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就不需要放在心上,还是求同存异比较好。
问:有时老人很爱和儿媳妇争风吃醋。比如拿我家来说,在老人面前,我要是对媳妇好点,她就会说我没良心,弄得我在夫妻相处的时候会对媳妇很好,但只要有我妈在,我就对媳妇像陌生人一样。
答:和媳妇争风吃醋的婆婆往往内心有些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失去丈夫的婆婆或者是夫妻感情一直有问题的婆婆往往因为自己内心的情感缺失而嫉妒自己的媳妇,甚至排斥媳妇。所以,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是关键。
另外儿子还要转变观念:母亲吃醋只要不太过分,就不要紧,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只要儿子媳妇真正地关心了母亲,就不需要把母亲的吃醋放在心上。有些母亲看见儿子和媳妇恩爱,想到自己失去了老伴,没有了老夫老妻的恩爱之情,难免会有些酸溜溜的,但更多的则是欣慰啊!哪个正常的母亲会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媳妇感情破裂成天生活在痛苦之中呢?
问:有的婆婆喜欢在门口偷听小夫妻的聊天,我想问问肖老师遇见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答:首先,做儿子的态度要明确:这样做是不行的,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这里涉及到维护家庭内部成员的心理边界的问题,做儿子的态度一定要鲜明,但又不能让母亲难堪。另外,这个问题和上面的“和儿媳妇争风吃醋”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需要子女帮助老人融入社会或者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
问:还有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婆婆,她觉得媳妇的就是他儿子的,他儿子的就是她的,然后随便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送人了。面对这样的婆婆怎么办?
答: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彼此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亲密关系。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首先是属于他自己,然后是属于这个社会,最后才是属于这个家庭的,而不是属于哪个人的。所以,媳妇不是儿子的,儿子也不是母亲的,婆婆要把家里的东西送人当然就需要和儿子媳妇商量了。
对于老人来说,改变旧的观念会比较缓慢。儿子和媳妇的观点要统一,态度要鲜明,但也要给老人一定时间,不能太急于改变老人——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