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中国教师报》第347期,发表时有删减。本书在当当网的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777673&ref=search-1-A)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领域。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由我发起并作为负责人之一的亲子教育互助小组一直是当地主流媒体关注的对象,因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包括亲子户外活动、亲子读书活动和亲子教育讲座与交流等),并受到了大朋友的好评和小朋友们的欢迎。然而,在组织幼儿的亲子活动时,我时常会有一些遗憾,那就是我找不到一本向幼儿家长生动活泼而又系统权威地普及亲子教育基本理念和基本常识的科普读物。直到有一天我在当当网上发现了科普出版社出版的《拇指熊康吉》图书,我便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是一部适合学龄前孩子的短小而有趣的动漫书,其神奇而又合乎儿童天性的构思,不仅会让每一个儿童沉醉其中,也一定会让每一个阅读该书的成年人在那里流连忘返并找到自己遗失的童年梦想,因为书中精彩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比比皆是。
可贵的是,这些新奇的故事不是为了新奇而新奇,而是在每一个新奇的故事中都体现了儿童珍贵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可贵的创造力以及纯真善良的本性。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要时刻加以呵护的珍宝!
更为可贵的,这些故事本身就是很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比如《我喜欢大海》的故事就特别新奇。虾条大叔为了面子,不懂装懂向孩子们介绍的大海,合起来竟然是小海螺!相信每个孩子们在笑过之后,一定不会像虾条大叔一样不懂装懂了!
书中还有极具典型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让小读者乃至大读者都会一生难忘。憨憨的康吉性情温缓,善良,真诚,勇敢,乐于助人,但他怕黑,贪吃,爱睡懒觉。仗义的丹吉强壮,力大无穷,爱打抱不平,是康吉的保护神,但她怕毛毛虫——谁叫她是女生呢?爱美的草莓糖妹妹有些自我欣赏,还有点追求完美,有点小心眼,但她同样有一颗勇敢和善良的心,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保护小伙伴。而爱恶作剧甚至有点喜欢欺负人的棒棒糖小子似乎有点反面角色的味道。棒棒糖小子的行为显然只是行为方式上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但这种行为也是需要改正,是需要小朋友引以为戒的。不过正因为有棒棒糖小子的存在,故事情节才变得更惊险而迷人!而虾条大叔则是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出现在故事中,虽然这个智者也有缺点,那就是喜欢不懂装懂!另外一些人物形象,如文静而又古怪任性的猕猴桃糖妹妹、心直口快调皮好动的香蕉糖小子、为了吸引大家注意而不断说谎的脆米卷、康吉的忠实拥护者巧克力糖兄妹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本书的一大亮点:简明而深刻的心理点评让家长更准确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些点评虽然十分简短,却全面而精辟地揭示了学龄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动作、认知、情感、意志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心理特征。
在幼儿的动作发展方面:由于幼儿身体控制能力较差,游戏中他们难免会经常出现与同伴身体碰撞或者小摩擦。家长或老师要理解这种摩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对这种摩擦淡化处理《不应该欺负人》;幼儿的行为具有不连贯性和情绪性,一时冲动的行为往往会让同伴甚至家长产生误解。家长和老师千万别给幼儿贴上“爱捣乱”的标签。否则,这些幼儿就会在家长和老师的“捣蛋鬼”暗示下变成真正的“捣蛋鬼”了(《我喜欢送礼物》)!
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方面:幼儿虽然只能从外表上判断一个人的美,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大多局限在外貌上——他们非常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漂亮,也非常渴望别人说自己漂亮,但小伙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则促使他们从情感的角度认识美,认识别人和自己,从而改变他们对美的简单认识(《我的小脸最漂亮》);幼儿还不能分清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在他们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起床了,纸娃娃》);幼儿的思维是拟人化的,他们常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喜欢的物品(《我喜欢橡皮筋》)。
在幼儿的情感发展方面:幼儿之所以很害怕独处和呆在黑暗处,是因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感到陌生(《我喜欢捉迷藏》);而幼儿心中对英雄的渴望则是因为他们在成人面前的弱小感所致,而同情弱小则是幼儿的天性(《我喜欢当英雄》)。
在幼儿的意志发展方面:小孩子有时会在生病的时候提出一些平时很难得到满足的要求,希望以生病为借口来得到特殊的优待。如果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家长要避免被孩子牵着走,要慎重地考虑孩子的要求,不能顺便给予满足(《我喜欢红帽子》)。而《讨厌爱撒谎的家伙》则是《狼来了》的翻版故事。然而它在《狼来了》的基础上增加了儿童心理的因素,从而很好地避免了单纯的道德说教。在这个故事中,说谎的脆米卷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好给大伙讲故事而已。说谎对幼儿而言,很多情况下都如脆米卷一样,是合理愿望下采用了不合理的方式。作为家长,首先要重视幼儿的愿望并适当满足幼儿的愿望,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说谎的危害!
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方面,《我喜欢生日礼物》的故事则表明:孩子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有时(比如相互赠送礼物的时候)会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他们会直接提出自己的愿望,跟别人交换。这是因为幼儿的社会化进程才刚刚开始,社会化程度还很肤浅,他们还意识不到礼物交换背后的情感交换。
当然,该书的点评只是点评了其中最主要的一些心理(或教育)现象。实际上,本书故事所留给读者思索的空间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对其进行评点的角度也是无穷无尽的。
比如《我喜欢长筒靴》中,棒棒糖小弟弟原来以为长筒靴一点用处都没有,可后来在救掉进水里的棒棒糖小妹妹时才发现了长筒靴的好处,才喜欢上长筒靴。在这个故事结尾,心理专家从发散思维的角度进行点评也是非常到位的,但我们还可以从儿童的情商培养角度进行点评:幼儿不喜欢某个对象(如某个人或者食物与玩具等)有时是因为他还不了解这个对象。这时,家长不要勉强孩子,否则,孩子会极力去排斥这个对象。只要家长不勉强孩子,等孩子慢慢了解这个对象之后,孩子一定会爱上这个对象的。
在心理点评之后,还有一小段写给家长的话。这些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比如《我喜欢带弟弟玩》中,心理专家建议家长:既要让孩子体验作为弟弟妹妹被人照顾的感受,更要让孩子作为哥哥姐姐去照顾他人,体会责任的意义。这种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成为本书最大的一个亮点!
该书图画之和谐温暖,装帧之精美大气,都是同类图书中所少见的精品!
最后,该书还留下空白,让孩子写下自己想写的话,从而使孩子在读与写的结合中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
如果说动画片《拇指熊康吉》是以情节取胜,那么动漫书《拇指熊康吉》则在生动情节的基础上多了些关于亲子教育的指导意见,多了一些亲子互动,是一本难得的亲子教育的好书!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们来说,言必谈康吉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我以为。

加载中,请稍候......